2)第三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_时代巨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头最大的三大门户全部陷入低潮,盈利困难,网易更是在7月被通知停牌,险遭退市。要不是靠着短信业务起死回生,估计国内的互联网门户网站都要关门大吉。

  而此时未来的bat巨头:腾讯的运气好,在互联网泡沫前搞定了idg和盈科的220万美元救命钱,现在活的还不错,正在埋头发展;阿里巴巴刚经历了年初的大裁员,正苦挨过冬;百度则还在为门户网站们做搜索引擎。

  他们的爆发期和风云时代还在几年后。

  bat三巨头集大成的的社交、搜索、电子商务三大模式,还在萌芽期。

  接下来几年,最先开始赚钱的,是游戏。

  2001年最火的,无疑是马上要上市的《传奇》,盛大借此一举成名,短短三年就上市,也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推上了首富的宝座。

  哪怕多年之后,bat独霸天下的年代,盛大游戏没落转型,网易依然接过游戏大旗,每年悠哉的享受着数百亿的收入,而游戏也同样占据了腾讯营收的半壁江山。

  这是一个挖之不绝的宝藏。

  只是开发游戏,哪怕代理游戏、运营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林风现在根本没有能力介入这个领域。

  他想到的,是他的老本行,也是这个年代另一个最赚钱的行业。

  sp业务。

  sp,全称serviceprovider,即服务提供商,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

  最早的时候,国内的手机除了电话和短信以外,没有什么内容,移动网络速度慢、资费贵,无法发展。2000年底,刚刚独立运营的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梦网”业务,通过短信模式,向用户提供了铃声、图片、新闻、游戏等等服务。

  可以说,正是手机短信业务的大爆发,让三大门户第一次找到了盈利方向。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危险的网易,率先依靠短信和网络游戏,一举成为首个盈利的门户网站。

  2002年,以短信为主的非广告业务收入份额,已经分别占到新浪、搜狐、网易总收入的30%、40%和50%,而这些网站也成为当时最早获益的sp。同样,在这段时间,腾讯来自电信增值业务的收入,根据上市时提供的材料,占比超过6成,为其2004年的上市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sp业务拯救和缔造了中国互联网最早的一批公司。

  如此的辉煌,却仅仅是sp的序幕。

  sp的**出现在2004年底2005年初,其表现形式是灵通网、tom在线、空中网、华友世纪这四家公司以sp的概念身份扎堆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当时这四家网站创造了中国网络股在海外上市的第二个**,而且呈现出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