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四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_感染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住进来的这些“客人”有些畏惧,也充满了好奇。

  最初的交换是从香烟开始。团队里有很多这种储备品,都是和平时期价格昂贵的高级货。它们的价值可比不上食物,可是在特定环境下,面包无法取代香烟。

  其实,无论刘天明团队还是李虎那些人,可供交换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他们有一些酒,村子里常见的包谷烧。这酒很烈,酿造的时候估计谈不上什么技术。刘天明尝过一次,酒液有些浑浊,舌头在烈酒进入口腔以后瞬间收紧,这种难受的感觉沿着喉咙继续下滑,胸膛里仿佛凝固起了一个大肿块,就连呼吸也变得困难。那该死的烈酒直接沉入身体内部,根本没有优质酒水的醇厚与浓香。刘天明觉得自己脑子变得很胀,仿佛整个大脑都变成了液体,无法思考,一时间眼泪鼻涕到处乱流,难受得要命。

  “二锅头”之所以叫做这个名字,就是因为酿造过程中第一锅蒸酿出来的酒液实在太烈。与其说它是饮料,不如说是纯度很高的酒精。很明显,酿酒的人只考虑到成本和价值,根本没有顾及什么味道和感受。他把所有成酒混在一起,好好的东西被糟蹋成了垃圾。

  它唯一的好处就度数够高,够烈。

  就连一向喜欢酒,哪怕是香料和酒精勾兑出来假货也可以接受的曹新能,同样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碰过最难喝的包谷烧。

  如果换在夏天,恐怕没人会对这种东西感兴趣。

  环境的特殊性使人们需要更多的御寒物。尽管这玩意儿实在难喝,可是每次少沾一点点,或者加入一定数量的糖水,倒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

  李虎又牵来几头活猪,从刘天明手上换走了对应数量的罐头。有了第一次交易的基础,这种事情就变得简单。他们对糖水罐头很感兴趣,李虎提出想要几件军大衣,被刘天明拒绝了团队扩编以后,跟随者的数量增加了不少。虽说这些人的生活物资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外出收集,可是在一些重要物资的分配方面,仍然要依靠团队。

  李洁馨在统筹管理方面做得不错。她精打细算,团队储备的各种食物可以维持一个半月。到了那个时候,天气差不多会变得暖和起来。

  刘天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凡事都有万一,如果遇到雨水、地质灾害、飓风,以及各种无法预测的突发危险,就意味着所有人可能被活活饿死。

  他约着李虎谈了一次,用十条“玉溪”香烟换了够整个团队一周食用的米面。

  吉鑫农场可能有一个储备丰富的粮仓。

  齐元昌看了一眼聚在火堆前的人群,轻轻扯了扯刘天明的衣服,两个人什么也没说,一前一后走出房间。

  外面的走廊上空无一人,团队安排的哨兵在顶层负责警戒。这里视野开阔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