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源远流长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膀。

  除了这一点以外,青铜树上的飞龙形象明显与中原龙非常相似。

  综合这两种青铜龙的造型来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龙受到了来自中原龙的影响。

  它们虽然与中原龙有明显区别,但是又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同时,三星堆文明是一个重祭祀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作为重要的祭祀物品,在造型上自然是格外讲究。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物有龙造型,说明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之一。

  人与龙显然是不同的品种,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一种认同。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血缘,带来的文化认同。

  从三星堆出土的龙造型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出三星堆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文化认同。

  根据考古研究,这种影响其实也是双向的。

  中原文化,也受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李白曾留下《蜀道难》一文,让人体会到了出川的不容易。

  然而考古证明,在遥远的商周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川省与中原腹地的交流应该就开始了。

  从而带来的文化交流,也持续了相当的时间。

  如果只算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的时间,也至少有几百年。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它还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星堆绝不是孤立文明,而是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三星堆中隐藏的文化秘密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对华夏文明有更全面的了解。

  所以,了解三星堆,也就等于了解我们祖先所在的远古历史。

  里面的祭祀、崇拜,很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环。

  除了龙、象牙、黄金这些重要物品,其他最重要的应该是神兽崇拜。

  当然神兽崇拜,在古代并不少见。

  而三星堆文明当中,兽类的青铜器不少。

  最出名的当然是青铜神兽,这件器物长28.5厘米、高26厘米、宽23厘米,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

  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

  神兽头顶有一角,“臣”字眼,扁长圆形阔口,短颈。

  它躯干修长,挺胸,塌腰,四肢外张,蹄足,尾部上翘后弯。

  它体表有云雷纹条带装饰,整体形态健壮有力,看上去跟科幻电影里的“机器狗”颇为神似。

  除了这只青铜神兽,其他兽类青铜器还有不少,比如铜虎。

  可惜这是一件残器,它残长43.4厘米、宽13.05厘米。

  铜虎巨头立耳,张口露齿,昂首怒目,虎尾下曳,尾尖翘卷,一面微拱呈半浮凋状,光素无纹。

  另一面全身铸有虎斑纹凹槽,槽内由小方块绿松石镶嵌填充平整。

  铜虎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纽,应是用以套穿绳线或铜丝,以便悬挂。其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

  这不仅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也表明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再就是铜蛇,也是残器,残长5.8厘米、宽10厘米。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