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53章四面楚歌的常凯申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吗?”

  站在石家庄的土地上,看着周围站岗的东北军官兵,张学良在心里不禁自问道。

  现在是五月十四日,常凯申在整个河北地区华北地区的中央军武装力量,几乎已不存在。不久前不战而放弃张家口后,常凯申就不顾一切地把华北的中央军主力残余,都通过铁路网运回了南方。

  他再头铁,再不撤军,真的会被人挖了祖坟,撤底完蛋。

  在长江以南,滇军正在北进,向贵州伸出手。

  而湖南本土军阀,则勾结桂系,打开大门,同时疯狂地驱逐常凯申在湖南的残余势力。

  广东的陈济棠,通过水陆并进,已经占领了龙岩、厦门等地,当地的中央军兵力不足,不敢与之交战,拼命地收缩后退。

  而在浙西南地区,龙泉被栗裕攻下后,更是震动了整个浙江:关于赤匪在江南死灰复燃的惊恐叫嚣,是仅次于常凯申在山西惨败的大新闻。

  相比此时在南京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解决自己被四方势力共同背刺困局的常凯申,张学良现在的处境却比他好了很多。

  此次“背刺”常凯申,做事婆妈的张学良,是费了很大决心才做出的决定――不过,就算他不做决定,杨虎城和张学思,以及下面的“少壮派”东北军军官,也会各自“独走”拖着他做出决定的。

  站在距离张学良不远处,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几位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此时却是一脸的兴奋模样。

  原因无他,石家庄现在是真正属于东北军的地盘了!

  九一八后,因为不抵抗,整个河北的地方行政、财政大权被常凯申利用民意,巧妙地从东北军手上剥走,后转给了宋哲元。入关的东北军,变成了依附于中央,寄居在河北的“客军”,粮饷全看地方和中央的脸色。

  但这一次,和红军联手后,根据之前的协议,红军在拿下张家口后,事后却把保定、石家庄,邢台,这三地,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河北面积的土地,按协议全部“让”给了东北军。

  不仅如此,山西境内,石家庄到太原这一线铁路两边的大片城市,同样也交给了张学良处置――该地目前由和红军合作得最好的王以哲的六十七军控制。根据协议,这一片地区,红军只要山区和部分发农村,城市全部交给东北军。

  经历了多年流浪之苦,重新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那种踏实感,安全感,和从前沦为丧家之犬无根之萍,对比之下感受就异常强烈。

  另一个很快乐的人,则是杨虎城,陕西贫苦,杨虎城的六万“小西北军”,困在西安这个穷旮旯,其实日子也是很苦逼的。尤其是在红军进入陕甘宁三省后,别看杨虎城和红军过去眉来眼去做生意做得很快乐。但是你可想象一下,一头狼和一头猛虎一起合作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