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0 玻璃心碎了一地_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在哪里。

  可是这次他们在某厂里看到的光阳机床的表现可是把他们给惊讶道了。

  说道生产效率,人家光洋的机床不但不比他们的差,甚至还别他们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没错,直接比他们的机床提升了四分之一的效率啊!

  就说发动机缸体和轴承这一块,这种对镜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的零部件。

  以前可以说一直是德国格林珩磨机床的拿手好戏。

  几乎所有的德国车企都用格林的机床。

  因为这种机床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

  可是这次人家就换成了光洋,结果效率直接提升了四分之一。

  原来使用格林机床,生产一台发动机缸体,那一天可能能加工一百台。

  可人家换了光洋的机床,一天能生产一百二十五台。

  而且良品率还超高,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甚至更高。

  这尼玛,就让德国人有点接受不了了。

  不可能,光洋的机床,到底怎么做到,在短时间内技术提升这么快的?

  如果说他们抄袭了西门子的技术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加工时,机床做的很多技术动作,这些德国人一看,就能看出和西门子的工控程序有明显的不同。

  就比如加工的时候,如果到了一个难度比较高的动作的时候。

  西门子的工控软件一般会要求,机床换一把更坚硬的铣刀,对工件继续加工。

  可是光洋的机床却不会要求换刀,而是调整夹具的角度,换一个角度,让夹具不断的做设定的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配合刀具的进给,而这个加工的工序,比如原本就是切削。

  可是现在却因为夹具的不断动作,变成了切削加上削磨的过程。

  这样的操作,就节省了换刀,和之后对刀的时间。

  另外一方面,还得大大节省了刀具方面的成本。

  因为更坚硬的刀具,就意味着更高的价钱。

  而人家不换刀,只是变换了一种加工模式,就把刀具的钱省出来了。

  这就是以前他们用德国机床达不到的效果。

  这下可是让德国人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而且作为内行人士,他们可是深知,采用这种模式来控制机床到底有多难。

  一边是不断旋转变化的刀具,因为旋转精度本来就不好掌控。

  可另外一边却是不断调整角度配合加工的夹具,这尼玛,这不是左右互搏嘛?

  以前德国机床,讲究的是加工的时候刀具不断变化,夹具保持不动。

  只有非常牛掰,价格非常昂贵的超高端机床,才能做到夹具随着加工动作变化而变化。

  不过那种机床却正是他们严控对兔国出口的高精尖机床。

  因为那涉及到柔性加工技术,那可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绝活。

  是他们敝帚自珍的绝技,出了瑞士一些机床厂,还有米国的一些真正高端机床掌握这门技术之外。

  其他国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