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七章:求学圣地_穿越宁采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新开的大学,又哪能和京城大学比啊。”

  有人这般说,却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们都不笨,都知道京城大学的特殊性,就算朝廷新开大学,又有哪家能比得上京城大学。

  “听说了吗,在京城大学中,陛下和纪先生、诸葛先生等人还专门留下了真迹和文碑,用文气书写下来,蕴含文气,专门供我们这些读书人参悟,甚至我还听说,就这几年中,京城大学中足足一百多个学子都领悟了文气呢?.....”

  “陛下知道吧,纪先生知道吧,还有诸葛先生,那可都是当世大儒,你想想看,他们留下的真迹,内涵文气....知道《临江仙》吧,就是当初陛下在洛水城做的那首诗,陛下亲手题刻在了京城大学里面的文碑上,而且我听说里面还不仅仅是陛下、纪先生和诸葛先生三人的笔迹,很多领悟文气的大家都有笔记留下,像京城大学副校长蔡邕先生,还有当今尚书纪铉纪大人....”

  “真迹,文碑,我的天,这些就是我们文人士子的无价之宝啊,天啊,京城大学简直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天堂.....”

  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就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都不淡定了,尤其是一些读书人,看着京城大学眼睛都火辣辣的,文人在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虽然文人可以领悟文气,但是因为文气的领悟不像修士和武者这样有系统的修炼方法,所以,领悟文气的人真的太少了,这也是一旦领悟文气就被人尊称为大家的原因,因为领悟文气的人太少了,也太难了,放眼天下,领悟文气的人都能数个过来,不过文气虽然没有系统的修炼方法,但若是有大家留下的真迹,得以观摩参悟,领悟文气的机会绝对大大增加,更不要说宁采臣、纪原、诸葛亮这等大儒留下的真迹,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就算是对于领悟文气的大家,大儒真迹都是无法用价值衡量,很可能直接牵引他们踏入大儒的门槛。

  “文碑这些不过是针对文科的学子,武科的学子也不错啊,听说赵云将军和吕布将军等人都是经常来给武科的学子讲课,这可都是武道神通的强者,得到他们的指点,对我们武者而言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啊,而且我还听说,朝廷可能还会开设道科,到时候文、武、道三科并行.....”

  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无数人感叹,更多的是眼神火热,前来准备参加科考的晋国学子心中充满了憧憬,而原本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也在这一刻不能平静,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一下子变得心头火热起来。

  “这,才是我们学子的圣地啊!”

  人群中那个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彼此对视,都看到了眼中的火热,目光看向京城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