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缅甸悲歌(十六)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列不按计划运行的火车只开出二十五英里就与另外一列货车迎面相撞,致使本来就极度拥挤的铁路因此中断两天。罗长官的逃跑行为无疑给中国军队的失败雪上加霜,再涂上了一层怯懦和可耻的色彩。

  “我的天!这头脏猪怎么没有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道最高统帅竟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

  同样这个时候,史迪威以远征军最高指挥部名义向还在腊戌方向艰苦死守的守军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放弃已经变得没有意义的腊戌,向远征军指挥部方向靠拢,然后随同指挥部一起向印度方向撤退。

  第二天,亚历山大也把他的司令部撤过瓦城大铁桥,开始向印度转移。桥对岸,史迪威和他的助手还在试图说服那些后到的中国军队撤到印度去。他告诉中国人,他一定要从印度发动反攻,重新夺回缅甸。他需要中国军队保存实力。

  但是他的努力收效甚微。

  在这场灾难性的国际大撤退中,每个中国将军都对前途丧失信心。失败已使他们人心惶惶,反攻缅甸更不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他们只想快快回国,逃出这场可怕的灾难。

  在去向问题上,曼德勒方向的绝大多数中国军官都自觉站在杜光亭一边,齐心协力带领队伍往北赶。

  只有一名中国师长例外。新编三十八师少将师长孙立人接受了史迪威的忠告,他在经过再三观望权衡和犹豫之后,终于放弃了拼死回国的念头,在最后时刻采取了把队伍拉往印度以保存实力的明智之举。

  五月一日,史迪威随同最后一批后卫部队撤过瓦城大桥,桥上已空无一人。一队英国工兵正在执行亚历山大地炸桥命令。美国将军神情黯然地伫立在西岸的山坡上,久久不动,一任江风拂乱他花白的短发。

  第二天凌晨,一声巨大的轰响伴随耀眼的火光冲天而起,瓦城大铁桥被拦腰炸成数段,跌入滚滚江水中。铁桥的命运象征着大英帝国在缅甸的彻夜失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远征军踏上了退出缅甸的苦难历程。

  四月三十日晚上,守军部队并没有因为街道撤退命令而立即放弃抵抗,依然在和日军进攻部队苦战。腊戌城外的守军指挥部里也正在召开一个气氛沉闷的会议。

  “指挥部发来了总撤退的命令,我们到底是应该选择跟随指挥部撤往印度,还是选择像杜光亭一样,撤退回国。我想大家应该发表一下意见了。”作为腊戌方向的最高指挥官,黄军长语声低哑地说道。

  “英国人实在是欺人太甚,我们是他们的盟军,是为了帮助他们保卫缅甸,尽到我们的盟友义务才出国作战的。可是现在倒好,他们到打算把我们当作难民收容起来。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第五十四军第三十六师李师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