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徐州危局_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此时“器重”他,是把他放在日本人的枪口上,可给他的究竟都是些什么部队呢?让我们具体看一看:

  第31军,军长韦云淞,下辖3个师,驻防苏北海州。这是李宗仁可以指挥自如的桂系部队,班以上各级干部多系北伐前后的旧班底,颇有作战经验,不过士兵多系新入伍的农民,受训时间短,也无作战经验。韦云淞虽为北伐老将,无奈行伍出身,没有受过多少正规军事教育,打仗几乎就是靠着一股的革命精神,其实就是猛打猛冲,面对鬼子那些正规军事教育体系训练出来的军官,恐怕很难占到多少便宜。

  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下辖3个军(12军,军长孙桐萱;55军,军长曹福林;56军,军长谷良民),驻山东境内。该部训练、装备均较好,只是能否服从命令,拼死作战,却大成问题。韩复榘被处决以后,由东北军老将于学忠出任总司令,可是,下面的各军对他的命令一直阳奉阴违。没有多久,第3集团军即由12军军长孙桐萱升任。

  第57军,军长缪瀓流,下辖2个师,驻苏北。该军原系东北军,经过江阴要塞的一场保卫战以后,部队损失很大,军政部的补充却很迟缓,战斗力一般。

  第89军,军长韩德勤,下辖2个师,驻苏北。该部由江苏省保安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差。(注:作者虽然是江苏人,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一向以来,江苏部队的战斗能力的确一般,远不能和广西,湖南相比。)

  第51军,军长于学忠,下辖2个师,驻青岛,后调津浦南段。该军原系东北军。于学忠是军界老资格,张少帅的亲信旧人,抗战意志比较坚决,在张少帅到南京以后,奉少帅的指令,统帅东北军事务。无奈各部军长相互不和,东北军土崩瓦解。

  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下辖1个军(40军,庞兼军长),驻砀山。该部原系西北军,装备较差。全军名为军团,只有一个40军,40军只有一个39师,所以第3军团实则只有5个步兵团的实力。

  蒋后来又将第22集团军(川军总司令邓锡侯),像处理蹩脚货一般塞到了第5战区。

  以上各部的共同特点是均系非嫡系部队,装备、编制都不足。其将领们激于民族义愤,欲同日军一拼,却又担心作战损失得不到补充,因之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犹豫彷徨。毕竟,在淞沪会战里,为了掩护全军撤退,曾经在上海南郊和日军血战,就连军长吴克仁将军也壮烈殉国的东北军第67军,由于损失惨重,就被撤销了番号,部队被缩编为一个师,即将被中央军吞并。有了前面的例子,这些依靠手上部队吃饭的军头们,难免会有顾虑。

  杂牌军悲惨局面以及导致的消极后果,李宗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