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囤积居奇_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在附近的一间茶棚里,悠闲的喝茶,喝的还是富春茶。

  还没喝上几口,就看见了一位老熟人,时不时的看向正在装粮食的骡马。

  胡汉山提着私窑茶壶,换到了隔壁一桌,拍了老居士的肩膀一下:“呦呵,真是巧啊,又在这里碰见了老居士。”

  还好没喊老哥。

  真要是差辈的喊上一句老哥,蒋瓛说什么都要给胡汉山脑门来上一刀鞘。

  胡汉山已经知道了老居士的真实身份,再是无赖,也不会喊岳父的师兄一句老哥。

  亲自给半个亲戚倒了一杯茶,胡汉山笑眯眯的说道:“老居士怎么有闲工夫来嘈杂的通济门。”

  朱元璋喝了一口,视线始终不离开那些赈灾粮食:“大隐隐于市,要想修出佛性,在这等繁华的俗世才有效果。”

  胡汉山还想着让老居士多买些茶叶,装成很佩服的样子说道:“高!实在是高!您老真是有境界啊。”

  “不过嘛,小子听说喝茶有助于宁神静心,您老就不再买些茶叶了。”

  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胡汉山,感觉有些好笑:“咱说你怎么马屁不断,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你小子要是真想卖,不如卖给泾县的商贾。”

  胡汉山摇了摇头:“泾县的商人们肯定都在忙着囤积居奇,哪里有闲银子买小子的茶叶。”

  囤积居奇!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从小到大不学无术的胡汉山,居然还对治国有所精通:“你不会是从左丞相那里随便听来的一个词,跑来咱这里装样子了。”

  胡汉山满脸的不乐意:“您老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小子以前确实是混账,但自从有了贤内助以后。”

  “每天都感觉自己在脱胎换骨。”

  朱元璋在子女方面最为满意的地方,就是个个都成才了,尤其是安庆公主的贤明最像她母后了。

  这句话夸到心坎里了。

  朱元璋笑着问了一句:“那你来说说,什么是囤积居奇。”

  提到这个词,胡汉山脸上出现了义愤填膺:“现在是太平盛世,米价便宜,不过是一两二钱银子一石。”

  “泾县发生了旱灾就不一样了,奸商们为了提高米价,越是荒年越是不卖米,全部把米囤积起来。”

  “等到米价大涨了,粮铺才会开张卖米,至于老百姓会不会因为米价大涨买不起,饿死在家里,奸商们才不会去理睬,只关心他们趁着旱灾水灾能够挣多少银子。”

  朱元璋最忧虑的就是这件事。

  泾县的地势山多路窄,赈灾粮食一时半会儿运不进去。

  泾县的商人们要是与官绅勾结在一起囤积居奇,还知道要饿死多少老百姓。

  这是历朝历代每逢灾荒都会发生的事情,官绅们都会趁机兼并更多的土地。

  朱元璋可不会惯着这些奸商官绅,谁敢动老百姓的口粮,就灭了谁的满门。

  胡汉山喝了一大口茶水,猛地拍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