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章 交流、顾虑、新领域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问题应该是最关注的吧,对于搞技术研的实验室来说,就算我决心在大,没有资金根本就是镜花水月的事情。”

  简至康哈哈一笑说道:“贝尔实验室每年的科研经费我就不说了,和国内没有什么可比性。不过梁先生既然打算投资电子产业,也应该知道,在国内建设一条完整的ic生产线至少需要十亿级别的投资。我很好奇梁先生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梁远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说道:“这里涉及到一个投资的主次问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宁可把资金投入到芯片的研中去。与其花费十亿元建条ic生产线,不如花费十亿元在芯片性能和应用上进行深度开,对于ic行业来说芯片的开与应用才是这个行业的灵魂,ic生产设备只不过是一件昂贵的工具罢了,目前老苏搞的ht68o芯片就全部委托给华晶做代工,短期内这种委托加工的模式不会变。”

  “未来什么时候我们芯片的工业应用能达到上百种,年使用量能达到五百万片以上,我想那时才是上晶圆厂项目的时机。”

  对于晶圆厂,梁远决定实话实说,完全没有国内企业砸锅卖铁上晶圆的决心和豪气。

  “不过实验室的经费简先生可以放心。这点老苏可以作证。”梁远笑着指了指苏良宇。

  “梁先生对国内的政策变迁怎么看会不会回到十多年前”简至康扔出了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真棘手,有五十年代归国科学家的例子在,梁远颇有些底气不足的感觉,现在国内还有不少“反动权威,牛鬼蛇神”等待平反呢。给官方擦屁股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梁远无奈的苦笑一下说道:“在历史大势面前,个人的挣扎与努力会显得极其渺小,在这方面我没资格对简先生做出什么保证,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来尽力打消简先生在这这方面的疑虑。”

  “前段时间我已经和老苏沟通过,今年所有的研实验室都会转移到港资企业名下,目前香港那边的母公司已经注册好了。正在办理进入国内的投资手续,因此从名义上说,在香港回归之前,简先生是在为英国企业工作,我想来去自由还是没有问题的。”

  梁远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国家正在努力改正曾经犯过的错误,当然对于有前科的组织来说,简先生有些疑虑也很正常,不过我个人坚信,祖国大6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稳定的经济展环境不会变,和我持相似观点的企业和个人也有许多。”

  梁远倒了杯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像我们前边提到的可口可乐,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进入了国内市场,那个年代我听父母说国内的工资水平还不到十块钱,而可口可乐卖五毛一瓶,国内能消费可口可乐的地方寥寥无几,可口可乐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