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恪守祖宗家法是无法保证一个国家永远昌盛的。而一味套用过去胜利的经验也是无法保证每次战斗都会取得胜利的。”赵柽不等两人回答,自问自答道。

  作为前世人赵柽比现代人知道更多的恪守旧制而在战争中失利的例子。其中一个他至今记得。在十九世纪,普鲁士军队在耶拿战役中兵败如山倒。在拿破仑的俘虏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下级军官——后来享誉世界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他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总结:普鲁士军队的失败,它不只是一个风格过时的例子,而且是墨守陈规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例子。

  克劳塞维茨把普军的失败归于中高层军官很少认识到战争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其却遵循着过去的成功经验。古今同理,女真人在与宋军的交锋中多次惨败,不可能不做出改变以应对宋军战术的改变和新式武器的出现,以求在战略和战术上胜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战略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却不能说它是平衡性思维、调和性思维、妥协性思维。战略思维中一旦失去创造性,随之就失去了这一思维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创新力的部分。

  “陛下,我们当如何做?”赵仁和赵勇相视后,齐齐施礼道。

  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了,赵柽也不能不答,如何才能确保持续的、不断的进取?赵柽便从怎样制作战略计划、组织战役、战术行动给两个人再上一课。

  如果说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意志通常表现为代表国家行政权力的领导者的意志,那么领导者真正的进取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进取,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功抑或遭受多大的失败,思维主体也能通过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唯此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指导实践的思维成果。

  宽则漫无边际,严责顾此失彼,究竟该怎么样呢?以为决策者不需要思考就知道国家利益是干什么,以为国家统治者无所不能,以为别国跟己国对现实认识一样,以为国家和民众是一个主体。但实际上他们很难对各部门专业的数据和推测做出质疑。好的决策者不是一概批准或怀疑,也不是代替部门去校正细节,而是善于迅速把握大局和本质。

  战略往往给人很全面,没有方向、不果决的感觉,如果把所有因素不分轻重考虑起来,决策中枢便会‘过载’,最终难以及时作出决定,错过有利的出手时机或不利时的避险时机。因此考虑所有因素的决策必然低效,因此必须对战略进行简化。

  计划的制定者不应在战斗中去军官那样指导攻城部队如何爆破、火力掩护和突击,但他会明确的指出关键在于打下哪里。他也不会在战役时想一部之帅那样细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