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难逃阴谋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逵还反过来兵逼交趾首都。

  听着王瑾的介绍,赵柽不以为然,这些小爷早知道了,可你们知道两三年以后,江南方腊那厮在江南搞事,也是西军去平定的事情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正当他洋洋得意的时候,许宏接过来说起现代西北的现状,这个赵柽就不如人家了。

  由于西北战场上对吐蕃与对西夏的战事规模与持续时间日益扩增,西军诸军之间的互动也也日益频繁,增进了相互间的协调,使得西军从一盘散沙被整合成一股团结的势力。其次,西北之地虽然贫瘠,但是在宋军推行堡寨进筑之策以后,西军将士们边驻防边屯垦,到了这时已经初步实现了自给自足。财政情况也有所好转,不说其它的,光说盐好了,钞盐制之所以崩溃,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西北地区不再怎么需要内地的盐了!

  赵柽听到这却心中一凛,事情有些不大对,西军羽翼日壮,看在朝廷眼里,可不是一件好事。早先朝廷还可以节制西军,凭什么?一是西军派系林立,豪门众多,犹如一盘散沙。所以难以团结起来跟朝廷叫板。二是西北土地贫瘠,西军所需多仰内地。所以朝廷从财政物资上可住了西军的命脉。现在西军对内地的仰赖已经越来越少,这本应该是一件好事,可以减轻朝廷负担,但是这也意味着西军的财政命门已经逐渐不被朝廷所掌握了。也就是说,西军发展到这时,已经有趋势脱离朝廷掌握。

  可这却大大地坏了祖上的规矩,自己的爹固然信任童贯,但若让童贯统合了西军大部份的势力,他能完全没有点想法吗?就是他爹对童贯没想法,满朝文武难道也不担心吗?想到此,赵柽觉得脑子很乱,他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将自己了解和经历的些事件串并在一起,忽然发现自己好像又卷入了朝臣的纷争,陷入了一个阴谋之中...

  首先他的皇上爹不会糊涂到让朝中大臣一方独大,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所以他必须防微杜渐,会在西军中种下一根钉子,使西军内部有裂痕而不能完全整合起来。但是他钉下的第一颗钉,会不会就是前两年荣升太尉的球星高俅呢?

  赵柽想了片刻,觉得没错,高俅算起来也是老爹潜邸之臣,但是他出身太低,也没啥大本事,不像蔡京那样能治国理财,也不像童贯那样能领军拓疆,所以经常遭人白眼。赵佶为提拔高俅可谓是煞费苦心,提拔人也是要照规矩走程序的,不可能一步登天。他先让高俅下放到基层各部门历练,而高俅他除了逢迎拍马之外,倒也算是机灵,尽量安份不与人争执、低调做人,在下放到基层各部门的时候也都能善尽职责。

  宋朝的文官是一定要经过考试科举,要有一定的文才。宋朝的大文豪不一定是权臣高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