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大练兵 二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治世理念难以推行,还要依靠旧官僚队伍维持统治,即使自己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也只是老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结果就是一切结束后,自己成为一个闲散王爷,甚至提前上演‘风波亭’;从眼前看,地方上自己虽然站稳了脚跟,上上下下俨然以他为首,但是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投机分子,对自己阴奉阳违,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

  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不在于它是否消除外部的不安定因素,而在于它的自身机制与统治策略,否则即使是贩夫走卒也一样能够崛起于阡陌之中,一呼百应地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自己所在的晋阳城的毁灭,就是一出令人难以释怀的历史悲剧,没有政治上志同道合的治世人才,即使攻城掠地,打下大片的土地早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白忙一场,依然改变不了亡国的结局。

  作为后来者,赵柽知道宋朝弱而不弱,苦苦挣扎了三百年是因为这个朝代曾在危难之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有真才识学的学者型官员,他们亦官亦文,虽然政见不一,但文化人格上能互相尊重,甚至还彼此呼应。

  当然文人作官有弊端,比如说过于理想化,感性,意气用事,过于耿直,不善变通,但文人作官最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人格,能很好的引导社会之学风,净化社会之风气,这是纯粹官僚所不具备的。文人学者在为官的同时,他们还受着书香的熏陶,维护着良知的善恶,受传统仁义礼智信教化的影响,不但要做官,还要尽心去做好官、清官,为人民谋福祉。

  纯粹的官僚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作官,做大官,为此可以不择手段,颠倒黑白,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好坏对于他们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宋朝当下官场便是这样,浮躁,虚夸,**成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成为了背影,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比比皆是,受苦的都是百姓。

  再看看现在的官员,个个象大爷,不管职位多高,外出鸣锣开道,前呼后涌,搂钱享乐,杯觥交错中忘记了自己是谁,试想还能有多少时间能静下心学习深造,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思施政呢?像蔡攸、梁师成之流都是不学无术,如果谁能在公众场合引用个一两句诗句,就显得很稀奇,便被众人冠以儒雅的美誉,这真不知道是悲哀还是讽刺,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政治的悲哀!

  而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州府学堂,甚至太学,一些人也不是安心育人做学问,那里也成了另一个名利场,就如同现在的一些‘叫兽’,靠造假、抄袭起家,名片之上侧重的却是处级、厅级、部级之头衔,等级之森严,往往少了高校的纯净,书生的影像,学问成了政治资本,成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