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择路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我的东西,并且避免了我军事讨伐带来的两败俱伤。双方皆大欢喜,岂不快哉!

  即使赎买不成我还可以明白无误的提醒你,这笔钱很多很多,如果你不答应以钱换地的计划,那我就拿这一大笔钱。去招兵买马,扩充军力。然后军事讨伐你,那时候,不但要收回幽云十六州,还要占你的“幽云十六州”,到那时,不但让你一分钱拿不到,还要让你无容身之地。这一招,及其充分的表现出赵匡胤对钱的力量的理解。因为有了钱,我就能收复扩大疆土,而随着疆土的扩延,我的权力也就随之扩大提高,说到底,就是用钱换权力。

  然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山河得以铁血换,金钱怎么能买的到呢?!造化弄人,收复燕云十六州,最终是宋太祖、太宗未酬的壮志,经济发达、财富积累,并没有直接提升军事实力。却因为片面强调文治、过度限制武人权力,对国防采取了消极因循的态度,最终也不能扭转宋朝在军事上屈辱失败的命运,酿成了深重的政治军事灾难,给国家与民族带来无穷的祸害与苦痛。

  其后,神宗由重新扛起富国强兵的大旗,通过王安石的变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宋神宗又将其中相当部分储蓄起来,作为特别军费。变法期间,攻占熙、河等州,并招抚河湟一带吐蕃部族三十余万人,拓地两千余里,这是宋神宗统治时期强兵方面最辉煌的成绩。而元丰年间宋廷出兵攻打西夏,遭遇永乐城大败,宋军几乎全军覆没,神宗富国强兵的梦想彻底破灭,

  富国不一定能强兵,却可以为民众带来安定的生活和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和平为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历史上最为富裕的时代,即使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这并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入之外,还有皇帝内藏库收入。

  内藏库的收入能达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并且不计入政府收入,财政部门也无权过问其收支。将这一部分计入后,宋代便不存在赤字问题了。在政府财政困于“入不敷出”时,皇帝就将内藏库中的财富“借”给政府,达到收支平衡。这正是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财政的一个手段,在入大于出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了财政赤字假象,其实政府并不差钱。

  国是富了,但兵却越来越弱,与契丹国澶渊之盟中的约定,让历任皇帝们感受不到大国的尊严;就连西北藩属党项族,也竟敢自称大夏,与宋朝分廷抗礼。他们心中所想,即使不能如盛唐时期万国来朝、拥有被尊为“天可汗”的荣耀,至少不能放弃太祖、太宗收复失地、统一疆土的使命,同时也要保证宋朝在列国中相对的优势地位,但现实是残酷的,两者并未能统一起来

  赵柽作为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