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奢望和平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仲已经是特例了。

  当赵桓将一个个忝居高位,衣食无忧却贪婪成性的家伙清除朝堂时。看着那些平日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表示要忠于皇上造福百姓的家伙,却在事发之后居然还会涕泣不止,恬不知耻的说些有负皇恩,有负朝廷,辜负了圣人的教诲,皇上的信任的话。赵桓感到好笑,这些连做人都应该难为情的奸佞。丝毫没有了廉耻之心,此刻连最后作秀的几乎都不放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一个大一统的农耕帝国的确需要许多的人来做管理,“得贤治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官吏的拣拔和任命又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一个难题,赵桓所亲信之人多为东宫旧人,也不能责怪他这么做,寻常人也是有什么好事首先想到亲戚故旧。

  人都有批评家的天赋与潜质,却羞于做自省和反思己过!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且洞若观火,却并不能看到自身的缺憾。可惜的是人往往不能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他所用之人更是些弩钝之材,不具安邦定国的宰臣之质,根本无法挑起治国的重任。

  而赵桓这个皇上当的也不合格,这是个能力差,性格弱,没主见的青年。他没经过大事,平时活得还窝囊,属于一捧就高兴,高兴能上房;一吓就倒塌,塌了扶不起的状态,上台后的表现实在是糟糕透顶,甚至连他那个不成材的老父亲也不如!

  按理说北宋被女真蛮夷狠狠敲打了一下,兵临城下,割让三镇,大笔地赔款,这个奇耻大辱难道不该牢记心怀吗?当女真撤兵后,应该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查漏补缺,整顿军备,改革吏治,重新打牢国基!

  可惜赵桓只把心思用在了那些小事上,他考虑到国家艰难,凡事宜从节省,所以决定不在正殿办公,降低伙食标准,只希望以此举换得上天助顺,万国效忠,以此捍卫赵宋王朝的不拔之基,确保大宋太平之治。

  防秋兵是指防御藩夷秋季进攻的宋兵,每到秋高马肥的时候往往是游牧民族入侵之时,自太祖的时候就规定每到这个时节,就应由大将率部巡边,以震慑敌人,防止他们南下入侵。李纲在的时候就劝赵桓说,我朝军政不修已经接近三十多年了,军队缺额不补充的,也已经过半。所以应该大规模招兵,屯于边境和黄河两岸,以防金军再次入侵,此后又有朝臣多次提起整军备战。

  但是以耿南仲为首的投降派却说,金人得到那么多钱和美女,够他们享受一阵子的了,怎么还会来?赵桓对此也很厌烦,我正节约闹革命呢,到处省钱,金军要是不来,那么多钱不是白花了,拿什么去给女真人纳贡啊,最后干脆不准再提金兵再次入侵这样的不吉利话,否则就要受到严惩。

  随后赵桓不仅下旨停止了这个计划,还罢征弓弩手,罢征发士兵,罢征发福建、四川、广东、荆湖诸路将兵,特免起发京西诸州不系将兵等,奢望金国拿了钱不再入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