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章 诱敌深入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用兵有可能遭到他们的伏击。因此他没有移营,选择了在此驻扎,等待得到宋军的确切消息后再部署下一步行动。而此时营地中的辽军数量已大为减少近半!

  …………

  与西辽军大张旗鼓的进攻相比。宋军则避而不战显得低调的多,显得异常平静,这其实都是赵礼有意为之。当他接到萧翰里剌送来的劝降信时就已经意识到辽国拒绝了和平解决。两军一战不可避免。于是他下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但是不可贸然出击。绝不打响‘第一枪’,他这么做就是要表明战争完全是辽国挑起的。宋军是被动的应战。

  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正是赵礼在前一阶段表现的过于‘软弱’才使辽军认定通过战争可以解决问题。其实赵礼手中的实力并容小视,其麾下有两个步兵旅、半个炮兵旅,还有三万各族协从军及六千余众的辎重部队,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多人,在兵力上并不输于辽军,反而略占优势。

  赵礼部所属在外人看来却是标准的杂牌军,认为有战斗力的只有两个禁军步兵旅和半个炮兵旅,可是在机动力上却差的太多,与以骑兵为主的西辽军在开阔的草原上作战不存在任何优势。即便打胜了,两条腿也跑不过四条腿的,无法重创敌军扩大战果,最好的办法是凭城据守利用火器上的优势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可其偏偏又打肿脸充胖子让出了盐泊城这座草原上唯一的据点。

  其次,有战斗力的便是三万协从军,他们是向大宋称蕃的各游牧民族中抽调的,战斗力是有的,可问题在于来路庞杂,难以统一调度,人数虽多却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在战斗中会因此形成混乱。而相对于同样使用冷兵器作战的西辽军中的突阙人,他们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又逊于对手,在混战中并不占优,无法成为一支决定胜负的力量。

  至于辎重部队在常人看来根本就不能算作军队,他们不但战斗力值等于零,行动缓慢不说,还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队,需要动用大批的部队保护,牵扯部队主官很大的精力,一向是各**队中的最令人头疼,可又是不能或缺的累赘。因此单指战斗力上而言,只有减分,没有加分的可能。

  赵礼在分兵后十分清楚自己所部的情况——防守有余,攻击不足。凭城据守敌人奈何不了他们,可同样被动的防守也无法达成皇帝的意图,难以实现逼服西辽,让其放弃武装干涉高昌的目的,可又不能将其重创使双方结下死仇,从而堵死了以后合作之路。经过一番思考后,赵礼以为任何军队只要调度合理,物尽其用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战斗力,否则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从综合上考虑,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禁军系统的两个步兵旅,他们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