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6章 2014章(上) 星海的农夫_出笼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体控制人员整个星体控制也许出现了不稳定。

  星体设施的维护周期在五百年一次,损毁百分之二十仍然能够维系极沸星球上的稳定。简而言之,只要人类文明在,且没有战争狂破坏,这个星球上的情况就会永存下去。

  大凡星体“负熵”稳定细密到了供养生命的阶段,永恒之心就能汲取到“负熵”能量,修复一切生命损失。

  …极沸星的卫铿:皇天后土在上,我这江山社稷完成了…

  正如同地球上远古时期人类种下了第一片农田后,就不再会局限于过去“狩猎场”,而是将所有河道旁的肥沃土地全面盘下来变成农田。

  卫铿眼下星体负熵雕刻的范围也开始了“超限制”的扩展。

  在这篇星海,(卫铿)目光所及恒星,都等待着自己播种。

  回顾卫铿所在人类文明历史:农田这个正循环体系,是人类首个在自然界生物“所占有物质”彻底压倒其他物种关键。当其他动物还在栖息地用爪子划痕来标志范围时,人类则是让脚下土地光合作用彻底为自己服务。

  “星体负熵雕刻”也有类似意义,卫铿集群现在和其他暗能者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

  无限制的“负熵”可以支撑卫铿,对幽暗位面星海做出这里本土暗能者们想不到的宏伟事业。(正如同农田让人类会建造所有野兽都叹为观止的奇观。)

  “科技研究”中有一项是,测绘宇宙最后“物质场”的“生命场”。

  卫铿的假设:物质具备“直接观测”的形态,也具备“难以观测只能用数字描述”形态,例如电子在原子核外可以观测,在原子核内就是一个数学描述“场”。同理,“生命”作为依托物质存在现象,在宇宙中“物质场”中是否有对应存在?

  现在卫铿在做一个大实验,创造海量适合生命起源的环境,来观察对宇宙中“场”的影响。

  负熵”环境是生命起源地,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个星球刚好有稳定负熵周期,经历足够时间,才可以演化出自然生命。

  例如地球这样先天高负熵星球。混沌状态下生成氨基酸,在日复一日潮汐积累下,在某一个疙瘩拐角共振积攒起大量“有机物黏土”,然后黏土内氨基酸日复一日在温度周期,光照周期下,来回反应,渐渐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最后形成“转录分子”。转录分子最后又披上了一层蛋白质外壳,最后又多了一层脂质,开始迸射出生命。

  卫铿现在面临永恒之心晋级七级的门槛,就要搞懂一个问题:星球有了稳定负熵可以诞生生命,是不是对周边星际所有碳分子,在量子层面都有影响呢?

  于是乎,卫老爷用日复一日的炒蛋炒饭的精神,开始反复轴这样事情,即:在星海中大量的缔造负熵星球。

  卫铿在维度备忘录中解释:这不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