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1000亿到账!_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二期招商会的一个名额,或是在哪个大都市买了房之类的话题。

  在北原苍介严令职员内部借贷投资的风向下,这样的讨论声依旧屡禁不止,可见整个大阪金融圈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

  理论上,二十几家大型金融银行或多或少背后有着财团、政府的支持,不应该在泡沫破裂后爆发出这么恐怖的债务危机,最后连拯救的余地都没有,纷纷宣告破产。

  能击垮一个行业的果然是内部腐败啊。

  银行、证券、保险,三位一体,在盛大繁华的泡沫中手牵手碎裂,也算是一种异样的美景了。

  因为伊藤万三郎的要求,所以支行没有卡朱莉安娜东京项目的贷款,这也变相促成了一大笔所谓的“同期业务”。

  下半年东产突然下达的呆账清算目标和业务增量目标几乎压垮了所有职员,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可能,那么该如何发展新业务呢?

  答案显而易见。

  职员们纷纷寻找那些具备优良贷款资质的“同期”们,他们来自同一个金融圈,或是同一所大学,有着各自的小团体,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人脉圈。

  同银行的职员不能互相借贷,那就跨行,跨行业,反正金融圈子里的人,大家懂得都懂。

  北原苍介前世就接触过类似的银行圈子。

  他曾认识华国某准一线城市下属县城的银行支行行长,这位行长的妻子是另一所银行的支行长,同学、亲戚、朋友全部在银行工作。

  他除了本人有行内员工近五十万元贷款外,还有各个其他银行的贷款,总计达五百万元!

  要知道,那时的华国,普通民众贷款十万元就要夫妻签字外加担保人,一堆麻烦的审核流程,最后好不容易贷款下来,利息还不低。

  而这位支行长的五百万几乎全是信用贷款,利息不高!

  这么恐怖的融资能力才是银行职员比起普通人最大的优势。

  他们能在某项爆发的融资项目里赚取巨大利益,靠的便是远超旁人的融资能力和额度,否则即便你知道项目赚钱,你贷款不到大量金额,或者利息不低,你最后得到的收益也不会高。

  如今,相似的一幕开始发生在大阪,东京等大都市,而且还在不断朝外延伸。

  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知道了解朱莉安娜东京项目,也有着更强的融资能力,却没料到,这一波,是被更高层的人做局收割了!

  北原苍介也只能暗叹,他要是去规劝,说不定还被人认为是担心其他人分走额度,故意这么说的。

  人啊,不死到临头不知道错。

  他在一楼营业部检查了下北原投资的账户余额,那个新来的小职员吓坏了,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后面的零。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11个零!

  就离谱!

  一千亿円!

  她低头偷偷瞄北原苍介,眼里都是星星。

  算上物流会社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