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三章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本身并不是件现实的事情。

  实际情况就是。单是生产这五十万人所需的装备,就已经足够让国社政府忙上一段时间了。所以即便索姆河战役已经发生了相当一段的时间,但是远征军在欧洲西线和中东战场的兵力也只有四十多万接近五十万的样子,其中至少十万还是在中东战场,西线那边只有三十多万而已,增兵数量并不是很多,连带着远征军在中东战场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此英法自然是十分不满,他们到不是不信任远征军的战斗力,自凡尔登战役以来,历经索姆河战役和其他大小战斗,远征军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

  既,所有奔赴欧洲的远征军官兵,基本上都能与联军官兵达到齐平的水平,即便是刚刚征召的预备役部队,也要远远比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强。

  所以让中国人负责中东战场,也就是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场,其实英法还是比较放心的。

  只不过他们邀请中国参战,目的毕竟是为了让中国帮助他们分担压力和伤亡,以及共同对付德国人。

  伊拉克有德国人吗?

  有!

  但那才不过一两个团的兵力,而在西线的德队却要以百万计算!那边的占据更关键,一目了然,可现在国社政府居然把军队派到了伊拉克去,英法自然会不满。

  若不是严绍已经向英法保证,接下来的兵力将会集中在欧洲,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场只会保留十万人上下的兵力,怕是英法已经要同严绍严正交涉了。

  不过即便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场只有十多万人,也已经足够达成严绍的目的,同时负责美索不达米亚战场的指挥官,也多多少少体验了下指挥洋人的快感…

  这些,就暂时不提了…

  虽然远征军在西线的兵力只有三十多万,要逊色联军许多,但毕竟已经是西线战场上兵力第三多的国家,再加上远征军的作战能力很强,成为中流砥柱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

  虽然在西线有三十多万远征军的帮助,同时也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性能远远要比马克型坦克强悍的【15式坦克】,可实际上西线的形势并没有比历史上好上多少。

  这到不是说蔡锷这些人出工不出力,事实上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蔡锷还是很努力的在为联军出谋划策,并且在与黑格、福熙等人会面的时候提出过许多不错的计划,可问题在于对面的德国人也不是白给的。

  至于坦克?

  有了严绍卖过去的反坦克武器,即便是再厉害的坦克也没用。

  至少在西线战场上,时不时的便可以看见一些被摧毁的坦克。万幸的是,这个时候远征军在西线的坦克也就一个坦克团的数量,多余的坦克基本上都提供给联军了。

  而国社政府在大赚军火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