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章 风烛残年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婴道:“待天下一统,男人不用上战场,都安心在家种田,家家户户都能丰衣足食。”

  随行官吏、朗卫都觉得,陛下英明。

  两天后,子婴来到营地。

  这是修建水渠民夫的营地,这些民夫原本是降兵,归顺大秦后成为秦人,身份转变为民夫。

  “李大环在何处?”

  一官员带着皇帝来到营地某处,李大环等人就在帐篷内。

  这里同样是宿舍,只是比起在降兵身份时待遇好了一些,原本三十人住一个帐篷,现在改为十人,空间更大,每个人都有储物箱,都各有一席子和案几。

  “陛下驾到!”

  子婴进入帐篷。

  十个民夫齐齐拜见。

  子婴扫视十人,李大环就在其中。

  子婴向众人道:“在诸位努力下,褒水渠已建好。大家想继续做工事还是种地?”

  在此之前,已明确宣布,要是想继续做工事,下一条水渠动工后会安排工事。

  要是想种田的,会安排在关中或汉中作为民夫的家。

  “种地好啊!种地自由得多,可跟家人住在一起。”

  “在家种地,可每晚睡媳妇,可陪伴子女!”

  “还是种地好啊!没那么多管束,我要种地。”

  …………

  嬴子婴看向李大环。

  李大环道:“陛下,官府已安排好,草民的家就在褒水渠新灌溉之地。水渠通了,官府已开垦新的农田,分给草民,官府还派人在草民家中搭建房子,分发农具,草民媳妇也快要生孩子了,草民明天动身回家。”

  这些降兵转为平民后,官府给他们登记户籍,地址在关中或汉中,全部都有官府帮忙盖房子,派发基本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感受到在秦国的温暖,感激朝廷和皇帝陛下。

  此时的李大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苏由说道:“陛下,草民被官府分得土地,就在李大环家隔壁。陛下真英明,大秦朝廷真是好啊!草民以后会好好种田。”

  虽然只有十个人,气氛却很活跃,又有皇帝亲自来看望,大家都很高兴,向皇帝诉说着喜悦之情、对未来的憧憬。

  嬴子婴道:“朕爱民如子,不希望看到有一个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是朝廷的责任。你们都过得好,朕也心安了。”

  随后,他又再进入两个帐篷,跟里面的民夫说说话。

  目前,训导部只有少数人留在这里,已归顺大秦的人,不需要再由训导部做思想工作。

  原本降兵也只有极少数顽固份子不归顺大秦,人数只有千余人,这些人将会一直做工事,直到生命的终结。

  对于降兵政策,类似于现代监狱,认真接受劳动改造、思想改造的,最快两三年可转为正常平民,要是不接受改造,那就是无期徒刑。

  大秦朝廷也信守承诺:不杀降兵!降兵只要安分老实,最差的结果顶多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