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很难独断专行_重生之逆袭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ut of service, please redail later. 

  因为马光明这会儿正在跟孙希宁通着电话。

  “你这两招的确很厉害啊,”孙希宁那边透出爽朗的笑声,“这存款一晒,计划书一摆,胡萝卜加大棒的,绝大多数供应商都已经跟我们签约了,并且表示,以后还会更我们继续合作,我们也给了他们承诺,每月月底结算上月的货款,加上安东、景江那边进度很快,所以签得很顺利啊。”

  “城南什么时候可以开业,原计划是五一,能不能提前?”马光明追问道。

  “我已经让姚柏林安排人重新做计划了!”孙希宁对这些业务了然于胸,尽管这些具体的工作已经是姚柏林的事情,但他身为集团第一执行人,对马光明的意图在清楚不过,而且对集团各个子公司的业务也是了如指掌。

  倘若对下面的情况不能做到胸中有数,又如何能够对整个集团的运作做出准确的判断。

  将各个子公司纳入集团公司旗下之后,对于集团来说,就有了协调调度的权力。

  现如今各个子公司之间发展并不均衡,总体而言,大明商业公司看上去最为风光,毕竟那么多硬资产摆在那里,而且也已经在开拓软资产市场,软资产尽管获益率低,但丢了里子却赚了面子,名声却是已经打响。

  比如之前大明集团一直是在安州市内称王称霸,对于安州市外的影响力却很有限。

  现在,希州有了大明广场,尽管是软资产,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根本不会去区分这软硬资产之间的差别,他们最为关注的是能够享受到的购物、餐饮娱乐体验会不会打折扣。

  只要同样享受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带来的购物娱乐一体化体验,谁会在意你是什么性质的资产?

  “马总,我感觉你想自营超市,只是你跨出了商业综合体自营的第一步。”孙希宁顿了顿,还是说道,“之后会不会还有另外的举动。”

  对于当下的诸多综合体而言,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经营模式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区别就在于管理上的体制机制问题。

  大家基本上都是产业自持,然后招引商业,统一管理。

  这样的模式,三四线城市目前也只有大明广场才有,这也铸就了大明广场在安州各个县区的位置,

  也得益于这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不屑于三四线城市的经营理念,才让马光明有了可乘之机。

  但凡他们当中有一家在当时重视那些小县城,也轮不到大明广场在安州各地站稳脚跟。

  即便如此,马光明还是觉得推进的速度太慢了,扩张的势头也并不令人欣喜。

  只有郑亚军,觉得眼下的行情很不错,房地产自不用说,刚刚就事先了一天就清盘的盛况,即便得益于行情的走高,但能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