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4章 赵佶的私心_极限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沈约笑笑,“韩兄职责所在,不用解释什么。”

  他明白韩世忠不安什么——他沈约主要精力都是用在天柱山那些人的身上,对汴京的俗事不算尽力。

  可他沈约又算是尽心了,因为他将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剩下的就要看正确的人行使正确的职能了。

  孟子曾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千余年前,孟子就告诉所有君王有关王道治理的方法。

  孟子说这句话前因是梁惠王见到孟子后,开始自吹自擂——我治理国家可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河西闹饥荒,我就把百姓迁移到河东,然后将粮食运送到河东,像我这样为老百姓办事的君王天下少有,可为何我的梁国还不强大,天下百姓也不过来依附呢?

  孟子却不留情面的教训梁惠王,先不说你和别的君王比较,不过是五十步百步的区别,为老百姓办事也不是伱说的那样了,真正的治理国家,是顺应天时,不干民生——你别没事逼百姓不种地去打工服役,那粮食就会吃不完,你不涸泽而渔,鱼鳖也吃不完,你不大建宫殿,按季节采伐树木、懂得保护环境,那木头也用不完。

  换句话说,天下所获和你梁惠王没什么关系,你梁惠王只要不成天折腾老百姓,老百姓自发产生的效益、给你的报答你就享用不尽了。

  可你梁惠王究竟做了什么?

  孟子痛斥梁惠王再道——你手下那些官吏富豪圈养的猪狗本来就有吃不完的粮食,可它们还去抢老百姓的粮食吃、争夺老百姓的利益,这时候你该管了,可你却视而不见。老百姓快饿死了,但你还不开仓放粮,反倒说百姓饿死是天灾,不是我的问题,你这种做法和拿刀杀人说不是人的过错、而是刀的问题,又有什么区别?

  你这个当权者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乱搞,你还觉得自己很不错?你要点B脸不?

  梁惠王被孟子骂的灰头土脸,于是顾左右、言其他。

  孟子说的是真理。

  可华夏数千年的君王,有几个做到孟子的要求了?

  宋仁宗就是因为有一晚想吃羊肉,但宫中不常备,怕此事成宫中常备定制浪费太多,忍住不吃想要减点宫中的开销,就被后人尊称为仁、将这事记在史书中。由此可见,百姓对统治者的要求实在不算高。

  这对老百姓来说,本来是寻常之事,可到君王那里,就变成道德先锋了。

  沈约不是统治者,他只是做了应做的事情——让一切自然而然的走上正轨。

  反馈如他预料般,宗泽、韩世忠有大才,预料到顽固势力的反扑,对于这场宫变,已有应对的法门!

  韩世忠主内,宗泽主外,要将造反的势力一网打尽!

  韩世忠不安是因为、他韩世忠觉得沈约是他的兄弟,也是他的上司,这种秘事,要和沈约说一声才行。

  沈约随即解开韩世忠的心结——你做的很好,问心无愧的做下去就好!

  “因此……”沈约预想到眼下的局面,“宫外的反叛势力,也被一举肃清了?”

  韩世忠点点头,看向赵佶,赵佶微微点头。

  “沈兄弟,你跟我来。”韩世忠随即出了延福殿,做了个手势。

  通!

  有烟花冲天,绽放紫色的光焰,夜色中,煞是美丽。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