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1章 花之争(九)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迷药,经过反复询问,陈氏坚持觉性未曾对她用过迷药,她委身于他是两情相悦。

  下人们磕牙的时候不避讳孩子,绘声绘色地把陈氏如何嫌弃刘三元的事说了一通,还道陈氏与觉性一日之欢胜过与刘三元一起那么多年,乾隆被气得不生气了。按照官府的判决,所有嫌犯都不是真正的剪辫妖党,和尚觉性按照“和有夫之妇通奸”律杖一百,徒三年,陈氏被判枷号一个月,但允许折赎,本夫刘三元有权决定陈氏的去留,觉性的同伴均无罪开释。

  在西林觉罗家当教书先生的时候,也有人曾跟举人说过媒,但举人并没有答应。他是“读书人”么,读书人怎么能和一个仆人的女儿结婚呢?他还是没有放弃金榜题名的梦,骑着高头大马,胸前佩着大红花,后面跟着一顶花轿,里面坐着的是大学士的女儿。

  时间就这么一日复一日得蹉跎了,举人将自己的辫子拿在手里,辫稍已经有了许多白发,就算他金榜题名,估计也不会有哪个大学士嫁女儿给他了。

  在短暂的惆怅后举人告诉了尼克一些文人享受的特权,如果举人犯罪,县衙想对举人动刑必须走一套程序将举人的功名去掉,并且见到县级官员可以不跪。

  尼克对此兴趣不大,他并不打算在中国逗留太长时间,他不认为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可以考取“功名”,相比之下他觉得获得提督的保护更贴切实际毕竟提督是个满族贵族。

  尼克开始周游世界的时候法国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但是封建特权在法国比其他地方都令人厌恶,至少当时的农业协会已经对土地过度划分表示不满,本来一块土地足够养活一个家庭,被四五个孩子分割后这些孩子和他的家人无法仅仅依靠土地为生。

  换个说法,父亲死了兄弟几个分家,原本大家一起干活谁都饿不着,一人分一点后全部都挨饿,每个继承人都想分一杯羹,每份小块地皮又被无止尽得分了又分。这也是《拿破仑法典》中不切实际的地方,至少农村的很多地方依旧执行长子继承制,父亲绝大多数的土地都交给长子,并不像法典中规定的那样“平等”划分土地。

  父母,尤其是父亲活着的时候“一家人”还是一家人,等父亲死了兄弟之间的感情就会变淡漠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而东方“宗法社会”则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家族是家庭的放大形式,它的核心是由同一始祖的男性后裔组成,“宗”是一族中尊卑与服从关系的强调,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家庭隶属于家族,国家则是放大的家族。

  这样的社会结构会形成一张巨网,而没有家的人则是属于“网外之人”,属于非正统的范畴,是被社会排斥的。

  然而陈氏的作为可能会导致她失去家族的庇护,她大可诬告觉性和尚剪了她的头发,甚至说他下了迷药,就算她没有在大堂上说那些贬低刘三元的话,她承认了也几乎将自己陷于绝境,就算刘三元写了休书赶她走她也无话可说。

  甚至娘家人会以她为耻,不愿意接纳她回家,天大地大何处是她的容身之地?

  除非她抛下一切,跟着觉性徒刑三年,但觉性自己也被扫出师门,靠流浪化缘过活,他自顾不暇,又要如何养家糊口呢?

  举人有种优越感,虽然他过得很惨,住在一个吊死鬼的屋里。

  人有时就是那么奇怪,你没钱不该焦虑么?你老了怎么办?你怎么睡得着?

  举人可能等的就是这一天,和中堂,做了那么多亏心事,你怎么睡得着?

  或许正是因为良心未泯,陈氏才承认了,又或者她确实对觉性动了真情。

  一念之差,人生境遇就是那么天差地别。

  乔治安娜继续翻书,这一页有插图,画的是一个千手观音。

  她看起来美极了,每条手臂都很圆润优雅,没人觉得她像个怪物。

  有这种想法的人才奇怪吧,谁会觉得菩萨是怪物呢?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