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代-道士下山22 晋江独家、拒……_红楼小鞋匠的奇妙之旅 全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100两银子的买断价让韩秋生对于红楼世界的出版界颇有些失望,想靠着写小故事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的想法可以基本抛弃了。可这好歹比蚊子肉多些,只要更新接得上,回之后,攒出个四五百两银子,买上百亩良田还是可以的。虽然这时间可能长点,约莫要一年甚至更多,可好歹也算是个安慰。

  若是统筹的来看,鞋铺保证家里日常开销,布猎物药材蛤蜊油等小日用品跨界贩卖细水长流的积攒家底,写故事当额外补充,三管齐下之后,年收入怎么也能达到500两。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如今自家这收入水平,怕是比贾家那些生财有道的管事们都不差了呀

  那要是这样,他是不是该开始琢磨一下将铺子扩大的事儿了

  韩秋生扒拉算盘的手停住了,眼睛下意识的往铺子隔壁看去。杏春端着一簸箩的馒头走进堂屋,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哥哥有些出神的样。

  大眼睛眨了眨,然后淘气的伸出手,在韩秋生的眼前晃了晃。

  “回神了,回神了,外头没金子捡。”

  “怎么你拿着簸箩三妮呢”

  自从家里雇了两个仆妇,韩秋生就慢慢的开始娇养起了杏春,为她将来婚嫁做起了准备。

  先说好啊,娇养妹妹,并不是说韩秋生就一定打着什么攀附高门的主意。毕竟门当户对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就是铁律,很少有什么意外。

  而像是他们除了科举,当兵立功,并没有什么能提升阶级的机会的拿着良籍的小商户,门当户对的能是什么人家就是想投资,能对标的也就是秀才之类的小人物,还是水平中等的那种。

  所以所谓的攀附,韩秋生那是真没往这方面想过,与之相反的是,韩秋生的所谓准备其实特别的契合实际,也特别的有心机。早早就瞄准了周围勋贵人家放籍出来的人家身上。

  这样的人家,能从富贵窝里出来的,银钱家业上不用担心,每个一二前两的家产,这些人是怎么也不舍得脱身的。而能在家业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抵制住富贵窝里的诱惑,脱身而出成为良户,那这家人本身的眼光自然也算的上长远。此外还有故旧依旧在勋贵人家当差,人脉靠山也不缺。

  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人家只要人品确实可以,家里下一辈又够努力,那将来的日子怎么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要是再有点运气,子弟考上个功名,或者去衙门里通个路子有个差事,那许是哪日就能混个品官身了。

  你说这样的人家好不好韩秋生觉得,这妥妥是他家妹子选女婿的最佳选择。而且还不用担心将来女婿上进出息了之后反过来看不上他们。

  一来出身在这里摆着,这样的人家婚嫁本就比其他人尴尬,所以和韩家这样,依附勋贵,和世仆人家有姻亲的人家,可以说是相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