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7章 为奴为主 狂求月票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仨没有办法接近朱皇帝;二来……他们现在是什么人啊?一个是大明国内收入最高的大律师之一,一个是大明国内盈利最好的私立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一个则是开码头的大老板。他们仨现在的年收入都在二十万银元以上,前清的道台都没有他们捞得多。起码得是个布政使才能有这份收入。

  他们仨又不是信了真神就不要钱不要命的疯子,都是再实际不过的大明子民,既然现在什么都有了,还能有多少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革命的精神呢?不过他们仨也不是自愿到南京来迎驾的,而是被济世同学会和上海总商会动员来的,现在聚集在他们周围的,不是济世同学就是上海的大老板——每年纳税低于5万银元的老板,还没有资格到这里来呢!

  当然,胡振国和孙汶还有那个在大明政商学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济世同学会也不是特别安分守己。就在朱皇帝出国的这些日子中,一个名为“勤工俭学”的运动已经由他们几个带头发起了。

  可是看出“勤工俭学运动”背后所包藏的祸心的人,却是几乎为零。所有人都觉得让一些勤奋好学的大明学子去欧洲留学,总归是好事情。

  所以几乎全部的济世同学会会员都捐了款,大明商界也有不少人慷慨解囊,现在已经募集了好上百万!比起另一个时空的勤工俭学运动的经费,可真是宽裕多了。不过这也不奇怪,另一个时空的民国初年,中国已经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而且经历了满清末期的一次又一次疯狂赔款和主权割让,中国国内的贵金属存量肯定不如1855年的清朝那么多,和现在的大明帝国就更没有办法相比了。

  现在,第一批大明学子已经在前往欧洲的途中了,这些人多半是大明的中学或书院毕业生,考不上济世大学或是其他大学——现在大明国内大学不多,只有寥寥数十所,每年招生不过几千,是非常难考的。许多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也未必不是读书的料子。所以勤工俭学会就和各个大学合作,资助那些考不上大学,但是成绩也非常不错的学生出国勤工俭学,当然也有一些通过了大学入学式的学生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只是这样的人为数并不多。在这个时空,可没有多少人认为外国大学比中国的济世大学要好。

  对于这样的安排,胡振国和孙汶是非常得意的,不管这些被他们送出国的学子最后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学者、商人、政客亦或是革命者,他们这些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肯定是青史留名了。他们这代中国共和主义先行者的使命,也就到此为止了,谁让他们遇上了朱皇帝这种“一代天骄”级的牛逼皇上呢?

  朱皇帝和左宗棠这时谈笑着走下了码头,身后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