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9章 世纪大和解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月后,长安城外,十里长庭。

  崔耕带着五千兵马,护送着韦后的灵柩,缓缓行来。对面来迎接之人,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带着大唐的文武百官。

  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李隆基的礼节过重的不是一点半点。

  按说,只有有了灭国之功的大将回来,皇帝才可能亲迎。注意,只是可能而已。

  现在李隆基亲自迎接韦后的灵柩,是闹哪样?

  君臣见礼已毕,崔耕道:“陛下亲自出迎,微臣不胜惶恐,这是不是,呃……太过分了一点儿?”

  “过分吗?朕可不这么觉得。”李隆基非常热情地道:“这灵柩说起来,是朕的伯母的,难道朕不该出迎?越王你为我大唐南征北讨,东挡西杀,立下了泼天的功劳,难道朕不该出迎?”

  “呃……”

  崔耕暗暗腹诽,照你这么说,当然应该出迎。但问题是,你什么时候这么通情达理了呢?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最后,还是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崔耕心中一凛,敷衍道:“陛下言重了,微臣愧不敢当。”

  “哪里,越王请随朕来。”

  接下来,李隆基更为热情,竟要和他同乘御辇。这多么牛逼?要知道,这几乎相当于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崔耕赶紧拒绝,李隆基却振振有词,道:“这有什么?想当初,周文王为姜子牙推车,才有了大周八百年的基业。如今朕不欲让先贤专美于前,难道崔爱卿却不想为大唐效力吗?”

  “哪里,既如此,微臣领命。”

  崔耕和李隆基一起,乘着御辇,进了明德门。

  往街道两旁望去,但见可了不得了,道路两旁,无数百姓跪得整整齐齐。

  人们齐声呼喝者;“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越王千岁千千岁。”

  非但如此,还有各种横幅打出。比如“越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点金圣手,泽被苍生”,“青天之名,飘香九州”,“长安百姓欢迎越王”……等等。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最热烈的欢迎了吗?还没有。

  车队继续前行,在宣武门前停下,崔耕和李隆基迈步登上了城门楼。

  玄武门前广场上的百姓,足有近万之众,黑压压的一大片,几乎将场地完全塞满。

  李隆基手持一张圣旨,开始亲自高声诵读。

  这种圣旨有个专门的名目,叫罪己诏。是皇帝觉得自己错了的时候,发布诏书,对天下万民承认错误。

  一般这种诏书,既不用皇帝自己写,也不用皇帝自己念。但是今天,李隆基竟然亲自诵读,真是足见诚意了。

  在这份罪己诏里,李隆基表示,自己年少之时,性格冲动,虽然出心是好的,但也做了不少错事。

  比如唐隆政变吧,虽然韦后做的不对,但还没到“失德”的地步嘛,自己可以尝试着劝谏的,不一定就要发动军事政变。

  这当然是纯属扯淡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