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胶着_凤还巢顾莞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劳”。

  卢尚书出言之后,其余众臣也纷纷出列,强烈谴责乐阳郡主。

  顾海出列启奏:“乐阳郡主远在吐蕃,她身为吐蕃太子妃,必然留在吐蕃国内,不会随军至边关。吐蕃突厥的联军在短短数日里便攻占五座边城,绝不仅是数十个边军内应之功。臣以为,一直隐而不见下落不明的齐王世子必在敌军之中。”

  顾海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细细一想,又觉得顾海的猜测极有道理。

  吐蕃和突厥俱是游牧民族,擅长骑术和游战,却不擅长攻城守城。

  往年突厥来犯,多是来去如风,败了立刻遁走。便是胜了,也只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关外。像这般大举来犯以攻城为重,前所未有。现在这般摆出长期缠斗的架势,分明是有熟悉边军作战模式优劣的人在背后指点。

  这个人,非齐王世子莫属!

  崔阁老沉声附议:“顾尚书所言极有道理。臣也以为,齐王世子一定藏身在敌军内。为敌军出谋划策,攻打边城。现在摆出这副长期耗战的架势,更是居心叵测,不得不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神色有些晦暗:“传朕旨意到边关,从即日起,注意敌军动态,全力搜索齐王世子的下落。若有机会,格杀勿论!”

  ……

  大朝会散了之后,天子又召集重臣至福宁殿,商议重要国事和边军战事以及种种应对之策。

  一转眼,便是半日时间。

  大秦地域广袤,百姓众多。州郡有五十余个,要么这个州受了旱灾求开仓放粮,要么那个州出了贪墨大案,总之,国事永远处理不完。

  即便有内阁五位阁老预先处置了大半,到天子面前的奏折也依然摞得半人高。

  萧诩自登基之后,便十分勤勉。当日的奏折坚持当日批阅处理完毕,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形,否则,绝不会拖延。

  也因此,萧诩时常忙碌到半夜。

  不过,近来萧诩到了晚饭时辰便休息。

  今日也未例外。

  处理最要紧的国事之后,剩余的一摞奏折,萧诩很自然地吩咐崔阁老:“今日烦请崔阁老留下,将剩余的奏折批阅完毕。其余诸位阁老,忙碌了一整日,不妨先回府稍事休息。”

  几位阁老中,属崔阁老最年轻力盛。

  王阁老等人一起告退。

  出了福宁殿后,一位阁老低声道:“皇后娘娘有孕,皇上忙于国事之余,每日还要抽出时间陪皇后娘娘,可见鹣鲽情深。”

  可不是么?

  这世上多的是三妻四妾的男子,风流自赏也是所有士大夫和勋贵们的特质。像罗尚书那般从不纳妾的是异数。

  身为天子,对皇后情深至此,实在是让人钦佩。

  王阁老步伐还算稳健,神色间却有一丝不愉。

  一山不容二虎。他这个首辅位置尚未坐稳,便又冒了崔阁老出来。内阁本是按资历排序,最迟入阁的崔阁老偏偏官声最佳,又最得天子器重,俨然有了和他这个首辅分庭抗礼之势……

  当日为了削弱傅阁老的势力,天子特意抬举了他出来,和傅阁老唱对台戏。现在他做了首辅,天子又刻意扶持崔阁老。

  这便是帝王的平衡朝堂之术!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