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乾圣元年第1次内阁会议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

  两个新老权宦间并没有爆发太大的矛盾。

  而朱见济,则是在心里想着加征商税的事。

  大明的工商业税还是较低的。

  当初他提出三十抽一,那是为了让商人养成为国纳税的好习惯,现在生产发展了,提一提也是可以的。

  总不能让朝廷空着肚子。

  钞关税也是一样的理由。

  作为大明财政的来源之一,钞关税是很重要的。

  只是宣德年间为了挽救大明宝钞的流通,强令人在很多方面都使用宝钞纳税,到现在却是让国库多出来了不少废纸。

  如今折算成银两收取,也是应当。

  等以后有机会,朱见济还要把大明朝此前定下来的各种杂七杂八的赋税整合一遍,除了米麦这等吃饭的重要品,其他的玩意儿统一换成银两来征收,那才叫舒坦。

  没办法,

  老朱同志定下来的赋税制度太混乱了。

  作为一名考虑了很多,以至于让朱见济怀疑老祖宗是不是也玩穿越的开国大帝,朱太祖方方面面都制订了详细的规矩。

  而规矩一多,就不免混乱。

  这是朱见济在长时间处理国家政务后的亲身体会。

  财政的效率需要提高。

  因为国家要做大事,处处都要钱。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幸好,西南方面在清缴地方土司,将土地收归朝廷后,设立起了新的州府,并且将没必要的卫所改为官田,鼓励百姓开辟出了新的田地……

  根据王越递过来的报告,光是贵州一省新增田亩的面积,就比得上其他两三个省的。

  当然,后者的土地肯定存在瞒报情况,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对比。

  不过能有如此收获,可见贵州的开发潜力还是很高的。

  再等一两年,朝廷投入贵州的资金就能回本,并且成为大明赋税的新财源。

  毕竟,在改土归流之前,大明是不对贵州、云南等地征税的。

  然后朱仪报奏,说明了近来各地卫所的情况。

  随着均田赋的展开,地方上面,原本逃离卫所的军户也慢慢回归,重新种地。

  因为之前欺压他们的军官被抓了,被夺走的田地又回到了他们名下。

  最重要的是,“不平等”被改变了。

  之前一直在说,老朱同志是个对老百姓很关心的统治者。

  这一点体现在他订制的大明正税上面。

  所谓正税,笼统一点,指的就是封建王朝史上最常见的田赋、徭役等,其他的税收,则是归于杂税。

  大明朝的正税大部分是征收粮食,基本上三十亩地只收取一石的份额。

  而根据后世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哪怕最贫瘠的土地,一亩地也能有一石多的收成。

  这样低的税率,在前朝是极为少见的。

  不过如此的优待,只存在于平民百姓身上。

  卫所的收税是另一种额度,相比起普通人,卫所屯田的税额要多出好几倍。

  而且由于卫所大多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