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要让百姓知道太子是好人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客赞叹了一声,“白!”

  这是唯一一个为杨善和钟同说话的声音。

  ……

  “打!”

  徐永宁没有这样的爱好,直接让人挥舞大棒,给这两位屁股开了花。

  于是有人可惜的叹气。

  这下子,这两位御史的名声算是彻底坏了。

  自认为是清流的官员为杨善感到悲哀,但谁让他看不清局势?

  这已经不是正统朝的天与日了。

  “太子如此折辱朝廷大员,实在是不配为储君!”

  当事情传去外地的时候,总有一两个声音为杨善钟同抱不平,但转过头就被旁边的人给打断了施法。

  “我可听说太子是个心善的,建了皇庄收留流民佃户,还到处掏钱赈灾,太府寺做事情,说到底也是方便了咱们老百姓。”

  “你不替自己人说话,怎么替对付御史老爷伤感起来了?”

  天底下当御史的多了去了,怎么就他俩被这么“折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且咱们天津卫要没有皇帝跟太子的指令,搞了个考成法,只怕还要被原来那个姓刘的压迫呢!”

  后面吭声的那位把杯子一放,气势高起来了。

  由于明朝卫所制度规定,卫指挥使以下的官职世袭,就这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家族势力庞大。

  而在卫所体系下,军官对军户的压制是无比强大的,根本没有其他的反抗机会。

  自打靖难以后天下承平,什么土地兼并的也迅速发展起来。

  天津卫这边就有个姓刘的千户搞起了这样的勾当,霸占了无数了人的田地,让军户们叫苦连连。

  毕竟他们是军籍,世世代代也摆脱不了这个标签,只能被迫承受,不少人都偷偷逃走,去了其他地方。

  好在今年搞了个考成法。

  天津卫靠近京城,又不是正经的行政区划,平常管理也是服从于中央的,一来一回时间也短暂。

  于是当时对奖金非常饥渴的御史们就闻风此处有贪官,跑过来把那个姓刘的抓去换钱了,顺便清理了一下被他强占的田地,发还给了军户。

  当然,处理这位刘千户的不是刑部,而是五军都督府这个正经的军事总管单位。

  综上所述,

  对天津卫的百姓而言,能把头上的混账东西抓了,那皇帝就是圣明天子。

  杨御史是谁?

  名声那么大,有给老百姓什么实惠吗?

  而且正统天子那种人菜瘾还大的统治者,哪里比得上能让他们安稳坐在这儿扯淡的景泰帝?

  “你这屁股坐歪了!”

  茶楼小二也热心的凑过来,为第一个说话的,考了无数次结果连个童生都算不上的知识分子挪正了凳子。

  “哼!”

  “君子不与小人言!”老童生袖子一甩,梗着脖子说道。

  “行吧,您读过书,您说的对!”

  后一位掏出两个铜板付了茶钱,然后就要走了。

  “不跟你瞎说了,听说京城那边的德云社来咱们这儿开班子了,我得赶紧去瞅瞅!”

  德云社的鹦鹉们在仝寅加入后,不仅人数再次扩大了几倍,在日常说书中又添加了一些夺人耳目的东西,名声更上一层楼——

  要论起勾起别人心里的情绪,把人哄到自家破船上的本事,有谁比得上神算仝先生?

  封建迷信的传播者,也是语言艺术的运用大师啊!

  而且除了说书这种形式,朱见济还特意培养了鹦鹉们说相声讲段子演话剧的能力,基本上是把人往艺术团那边拉扯的。

  随着队伍的壮大,现在也是时候走出舒适圈,向着外地发展他们舆论导向能力的时候了。

  “他们讲什么啊?”店小二好奇的问了一句。

  “听说是讲《花木兰》的事儿,我姑姑婆家大外甥的大听过,回来就成天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曲子,还说以后发财了也不给闺女缠脚……”

  “而且他们有个叫相声的这玩意儿,特逗,不少人听了还想听!”

  哼!

  他倒要去瞅瞅这德云社有什么鬼把戏,能一下子说透一个中年糙汉农夫的心!

  他那个远房亲戚,怎么敢幻想自己发财的?!

  那相声被吹成这样,

  能有什么法力在?!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