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6章 713【阉人的志向】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商人怎不激动?头脑灵活的已经在准备出海了。

  ……

  紫禁城,勤政殿。

  赵瀚笑着说:“那些富商,在跟番邦使者谈生意?”

  柴绍良回答:“确实如此。本来是学习礼仪的课程,被富商们搞得尽是铜臭味。”

  “如此也好,”赵瀚点头赞许,“商贾与南洋诸国联系日深,朝廷对南洋的控制就更稳妥。等哪天国内市场饱和,海商自会把目光投向西方,他们会推着朝廷向西开拓。”

  柴绍良说道:“那杀了伪清太后和皇帝的吴良辅,虽是一个阉人,却也勤奋好学,在校场休息时都不忘识字。臣与其聊过几次,他说想做大同朝廷的郑和。”

  “哈哈哈哈哈!”

  赵瀚听得大笑不止,说道:“有此雄心壮志是好的,也别留在南京了,让他跟着邝鸿去南洋做官。”

  “陛下圣明。”柴绍良不知该如何接话,就顺手一个马屁拍出。

  赵瀚挥手说:“去吧,继续教他们礼仪。”

  柴绍良躬身退下,赵瀚继续翻看奏章,一个来自日本的消息,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

  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病死了,比历史上早死大半年。

  年仅十岁的德川家纲,继任幕府将军,消息传出之后,江户立即爆发浪人叛乱。

  浪人,在室町时代,特指失去领地和职位的流浪人(至少也是武士)。

  牢人,特指离开主家失去俸禄的武士。

  江户的这次叛乱,导致浪人和牢人直接划等号。

  德川幕府建立之后,由于大量削藩,浪人数量急剧增长。而且不打仗了,各家的武士也显得过多,停止发工资的牢人越来越多。

  而由于儒家忠君文化的传播,若有武士主动脱离主家,主家会给其他领主写信,这是一种名为“奉公构”的文书。领主之间互相发“奉公构”,渐渐形成潜规则,导致就算被迫脱离主家的牢人,也无法在其他地方找到新工作。

  各种因素相叠加,就造成一个很可怕的结果,此时全日本的浪人(牢人)数量已经超过50万人。

  幕府将这些人视为不稳定因素,要么直接驱逐出城下町,要么限制他们只能住哪条街,并且禁止他们再次出仕,锁死了浪人(牢人)的上升渠道。

  于是德川家光一死,江户的浪人(牢人)就造反了。

  没有造反的浪人,很多选择改行,直接从武士变成农民。

  也有一些出海当雇佣兵,比较有名的就是山田长政。这货手下有一千多浪人武士,全员使用火器,曾帮助暹罗抵抗缅甸大军,成功守住了暹罗的首都,并被国王任命为大城太守——相当于泰国的京兆尹。

  山田长政一度把持暹罗的外贸,然后就死得不明不白。他死之后,暹罗国王,也就是那莱王子他爹,立即驱逐全部日本人。这些日本人流浪到吕宋,成了西班牙的雇佣兵,几年前还跟大同军打了一仗。

  这次的江户浪人叛乱,幕府开始大量驱逐浪人。

  琉球、方丈二县的县令上报,说陆陆续续有两三千浪人,坐着简易小舢板跑来投靠,请问朝廷是否同意接收这些家伙。

  赵瀚仔细想想,批复道:“琉球、方丈二县,各允许接纳五百浪人,给这些浪人分田落户。落户之时,必须改为汉名,三年之后还不会说汉话就驱逐出境。剩余的浪人,安置在台湾、吕宋、马六甲等地,一律改汉名,逾期不会说汉话就驱逐!”

  这些全都是武士,能打仗,有文化,将其汉化之后,关键时刻能直接征募作战。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