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一章 万人敌,一人迷,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一章万人敌,一人迷,

  康熙的确不怕逼,至少是现在他还不用怕!

  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这点胆略康熙还是有的。现在闹腾来闹腾去的,都是些文官,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只要各地督抚还没有加入进来,暂时是不用担心的。果然,康熙刀子般的言语一出,群官大骇地谢罪不已,虽是哭声更高,但再也没有一个人敢用膝盖追着康熙了。一进入大殿,却根本就无需德楞泰去传,张廷玉已经在殿角上跪着了。康熙的怒气还没有消去,冷哼了一声也不理他,便向东暖阁径自走去,却在门口终究忍不住停下脚步,怒道,“张廷玉,你好大的胆子!”

  他这一发怒,换得新茬茬的太监宫女们不禁有些股栗,还不了解皇帝习性的他们,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发生传闻中的迁怒于卑贱之人?但事情却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复杂,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在金砖上猛然磕了三个响头,便匍匐在地上双手呈举着一叠奏章。康熙讶然瞧了半晌,不言声地令人取来,才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缓了颜色,“呵呵,衡臣,这份撤消封驳的奏章,就是你用允许他们进内朝递牌子换来的吗?”

  张廷玉听到他的笑声,七上八下的心这才放落下来,却深敛任何表情,沉声道,“是的,臣自请处分,请皇上治臣自专之罪。”

  “为王前驱,何罪之有?来人,上奶子,也给张大人赐一杯!”康熙见张廷玉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彼此间都是有智慧的人,也不需要就刚才的事情多说,却忽地来了和他深谈的兴致,“起来吧,这么说,衡臣是赞同嘉奖超亲王的啰?”

  很是谨慎的张廷玉,起身前依然给康熙谢了恩,方才来到他身边垂手而立,回答道,“陛下既然问了,臣事君以诚,心中话就直言了。臣赞同皇上褒奖超亲王和十三爷十四爷,也觉得摄政王衔和亲王爵位该赏。但臣是孔孟子弟,自幼读圣贤书,习经纶道,对超亲王密报中的两点看法,并不赞同。”

  他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安徽桐城理学名家,又是官拜大学士致仕的宗师级人物,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又拖了科举的福气方才钟鸣鼎食,出身摆在那里,不同意凌啸的观点也是正常的。对此康熙也不怪他,笑了笑,让他接着说下去,“皇上,在臣看来,超亲王说艺术需要写实求真,可以促进学术界的求根问底精神,那么,臣希望皇上想一想,为何各朝各代都不推行写实求真呢?是因为,各个朝代的朝廷需要用禅义、山水画和田园诗来消磨在野士子的不安情绪,维持民间读书人的安定。所以,超亲王此言略微偏颇。”

  耶?新视角呢!

  康熙一愣,有些刮目相看地瞟了张廷玉一眼。不过,康熙在之前就已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