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章 勤政殿加卧房之九部院联席会议!_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章勤政殿加卧房之九部院联席会议!

  “李绂叩见王爷!”

  凌啸想要币制改革,无非是更有力地掌控国家财富,促进举国资源向革新大业上倾斜,甚至极端点说,他还有通过隐性通货膨胀“剥削”臣民的卑鄙居心。不过高尚也罢卑鄙也好,凌啸要做这件事,他就不能不找来李绂加以垂询。

  李绂的仕途十分顺畅却很有实干经历,县州府道臬藩全是正印,之后又做了好几年的户部侍郎,现在,又是康熙钦点的辅佐凌啸的重宰,分管户部、商务部、农业部和工业部四大经济部门,可谓是朝廷上对币制改革最能提出有益建议的官员。不曾想,凌啸的币制改革思路一经向他透露,李绂便激动得不行,成篇累牍的赞誉之词,弄得凌啸都有些脸红。一问之下,凌啸这才晓得,李绂本人就是曾经连续十年上奏,呈请朝廷更改币制的人。

  “王爷啊,我中华之地使用纸币的条件早就成熟了。您看,北宋就使用了交子纸币,元朝更是以纸币为主,到明朝也以大明宝钞为重要货币,可见这本是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些纸币使用安全和发行控制的经验,早就在历代的财货会典中加以详述,也是户部官员必须学习的资料,可以说,管理经验上信手拈来不成障碍的。”

  这点还要他李绂说?凌啸就亲眼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亲眼看到了元朝纸币的介绍,而且几年前的美洲殖民地已经发行了纸币,我中华前人的辉煌成果,怎么能不加以继承和发扬!但他不解的是,宋元明都大规模使用了纸币,为何清朝却以金银实物流通为主?

  李绂被赐座之后,道出了答案,“王爷,大清入主中原之后,一来人才匮乏,嫌纸币管理上过于复杂,玩不来这个。二来呢,官制俸禄的设计上就有大问题,一品官的岁俸才一百八十两白银,需要实物流通中的耗羡来弥补官员的收入。何谓耗羡?铜银金在流通中有磨损,向朝廷交付的时候又需要重铸,也有耗损。王爷啊,这里面有两大弊政:一是铜钱被官商勾结搞去铸造铜器,反手就是几倍爆发之利,朝廷为此每年开矿弥补的损失高达千万两之巨。二是朝廷让各地官员,自我把握这部分耗羡余地,一般实际耗羡为一分,收两分的算得上清官,收三分的就铁定是贪官,放眼天下,收三分耗羡的贪官达到五成以上,朝廷不仅损失每年达千万两的收入,还因为贪官横行损失了民心。”

  凌啸犹在聩耳惊心,李绂却热泪纵横地站了起来,砰砰磕头道,“我的好王爷,改吧!币制要再不改的话,国如女行月经,漏斗淌血窟窿吸髓,试问有多少血可以流?!民如女弱堪欺,官尽可骑覆盆之冤,试问有多少气可以忍?!”

  。。。。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