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章 人间自有真情在_691_凡世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鼓之间夹着一个长三米、宽三米,离地也是三米的高台,寺庙开放的时候,高僧便在高台上讲经,信众坐在高台下面聆听,值得注意的是,灵隐寺的讲经人并不是主持,而是寺内的讲经堂堂主,每日如此,只有发生大事的时候才会中断。

  三是天王殿,再往后就是平民百姓不得进入的地方了,叫做天王殿,是建造在钟楼、鼓楼后面的一座殿宇,远远恢弘于门殿,供奉弥勒金身像。佛像高达十五米,为纯金打造,袒胸露腹,随意地坐着,充满欢喜地看待世人。弥勒金身像旁边,有着四尊小一些的佛像,由石头雕刻而成,几乎与殿宇融为一体,这是四大天王像,各个凶神恶煞与弥勒的开心笑容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是弥勒佛的守卫,是保护弥勒继承佛祖之位的人,传说佛祖离世之前将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弥勒,弥勒完成的很好,便将弥勒封为未来佛,亦即死后继承自己意志的人。却万万想不到弥勒对佛祖的爱超越了世间的所有规则,在佛祖释迦摩尼圆寂后,居然将自己的血肉连同神力一起注入舍利子当中,使得佛祖重生,失去了成为新一任佛祖的机会。佛祖醒来后,认为是自己害了弥勒,便将一身神通散于天地,为信仰坚定的人给予指引,使得信奉佛教的人从中获得力量。负责守卫弥勒的四尊天王像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拿琵琶)、西方增长天王(身紫色,持金刚杵)、南方广目天王(身肉色,肩头盘着一只怪物)、北方多闻天王(身青黑色,掌心里托着一颗宝珠)。

  四是堂口,天王殿后面连接着四座堂口,分别是经堂、讲堂、罗汉堂和戒律堂。灵隐寺的弟子,初入门的弟子进新人院,做做饭、挑水、扫地等粗鄙的工作,荣幸拜师之后会被分在四座堂口中学习,而四大堂口职能各有不同。所谓经堂,是僧人讲经的地方,终日参研佛经,参悟佛祖的意志,参悟慈悲的真意,经堂中的僧人在四堂中数量最少,地位却最高,非具有慧根之人不得进入;所谓讲堂,便是诵经之堂,每天戊时带领全寺僧人念经一个时辰,听从于经堂高僧的号令;所谓罗汉堂,是专门修炼武艺、磨练肉体的地方,负责保护经堂高僧;所谓戒律堂,是专门用来惩戒破了清规戒律僧人的地方,戒律堂中的弟子与其他堂口素有嫌隙,据说是因为本身负责惩戒,欲念太重所致,最近这些年戒律堂名存实亡,灵隐寺对破戒僧保持容忍态度。

  五是大斋堂,过了堂口便是大斋堂,是僧人们吃饭的地方,佛祖言众生平等,僧人不管地位高低集中就餐,不可分散就食,他们吃饭的地方叫做大斋堂,同时也是睡觉的地方。大斋堂旁边连着厨房,背身建造了一排小房子,小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