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借势发展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北的一些顽疾也因为这批人的涌入得到了解决。

  “轰!”

  在东北的一间训练场之中,传来了一声剧烈的爆炸声。

  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欢呼声!

  陈启民也在一边露出了老父亲一般的微笑。

  终于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等待,东北终于解决了炮钢的锻造问题。

  在陈启民的面前,三门16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正在不断得怒吼着!

  东北终于有制造大口径重炮的能力了!

  很快,借着这批俄国技术人员的涌入,再加上英美两国技术人员的支持。

  东北迎来了一段技术井喷的时期。

  军用卡车!半履带装甲车!还有各种军用技术迅速成熟。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款陈启民力主研制的装备,半履带摩托车!

  半履带、摩托车,这个组合是不是非常奇怪?

  但它其实在战场上也有过一段高光时刻。

  众所周知,在二战前期德三军队主要以摩托化步兵师为主。论到摩托化装备,德三才是真正的行家。

  但是,即便是德三也有失手的时候。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所要面临的作战环境也越发的复杂起来。尤其是东线战场上的雨季和春季,泥泞的土地几乎让德军所有的车辆都无法正常行驶。

  就在这时,一种本来给伞兵设计的装备——型半履带摩托车进入了德军的视野。

  这款小型半履带车能搭载三名士兵,还能承担运送物资的作用,拖着小型火炮和重型无后坐力炮快速机动一点问题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这款装备的越野能力极其出众。几乎能适用任何复杂的地形。

  即便有些地形过于复杂,前轮深陷在泥地或者沼泽地中,那也不要紧的,把前轮拆了用履带行驶照样“健步如飞”。

  盟军士兵对这种车也是喜爱异样,在战后,有很多盟军士兵想尽办法带了一些型半履带摩托车回家。结果他们发现,这家伙在耕地的时候居然也给力得让人难以置信!

  不过这种半履带摩托车继承了德国人的“传统艺能”,因为过度追求性能,让这种车结构过于复杂,造价极高不说,喝油喝得还非常吓人!

  这个时候,就要问出那个灵魂拷问了!

  德国装备好,但是造价太高,结构太复杂怎么办?

  苏卡不列!找毛子给你解决啊!

  陈启民的手中现在可是有不少毛子技术人员呢,在各种伏特加、红肠和大列巴的刺激之下。

  他们很快就给陈启民设计出了一种便宜、耐|操、傻大憨粗的半履带摩托车!

  因为暂时被发动机技术阻挡了自行火炮、坦克和重型半履带装甲车的研制工作。

  加上边防军所要面对的作战地形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边防军装备的支援火力口径也越来越大,他们从前装备的重型摩托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部队的需要了。

  陈启民就弄出了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装备。

  在装备发放到部队之后,得到了前线士兵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炮兵弟兄们,对半履带摩托那是爱不释手!

  现在,他们运送重型迫击炮和大口径无后坐力炮,再也不用使用东北造的、性能极其不稳定的牵引车了!

  同样喜欢这种装备的,还有担任后勤的运输队,搭载着机枪和无后坐力炮的半履带摩托车,是他们最佳的伙伴,有这个可靠的大家伙在,他们再也不用怕有人将他们当软柿子捏了!

  当然了,装备的研发和装备那都是需要钱的,陈启民自然不可能自己花这个“冤枉钱”。他必须得从高尔察克的身上,把这笔钱坑回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