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苏俄再战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这几年来,为了能打垮高尔察克,苏俄方面对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历史上同一时期的苏俄。

  而另一边,俄联邦的军事学院自然没有伏龙芝这么著名、这么成功,但是在高尔察克的身后站着另一位巨人——陈启民。

  陈启民治下的中华联邦国防大学为俄联邦培养了大批指战员。

  而且这时的陈启民还建立起了比苏俄更加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无论是从对基层军官和士官的教育,还是对各个专业兵种的教育,拥有现代知识傍身的陈启民都略胜一筹。

  为了给高尔察克输血,陈启民不仅允许俄联邦向自家的国防大学派驻留学生。

  而且在中华联邦的各个军事院校之中,都对俄联邦的各级指挥员开辟了速成班。

  双方刚一交手,苏俄各级指挥官就发现,自己这边的战术素养被同级别的对手完全碾压!

  这还不算!

  在一些技术兵种的对抗之中,苏俄士兵的战术素养同样被自己的对手碾压。

  在这背后的隐性原因就在于,苏俄在这一时期虽然推行了比较成功的教育改革,甚至连陈启民都借鉴了苏俄的教育模式。

  但是!

  苏俄对成年人的扫盲政策虽然好,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按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领导干部喜欢“放卫星”。

  领导干部们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往往夸大了自己的扫盲成果。当时的苏俄,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文盲的标准非常低,只要能读写几个句子就行。

  这种水平的人,在我们这边俗称“半文盲”。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二战时期的苏俄第七装甲师,该部队装备了100辆著名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

  很显然,这是一个需要大量专员人才的现代化部队。

  可是这支部队的1180名军官之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居然只有20人......

  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也只有148人,剩下的86%的军官都只接受过不完整的义务教育。

  这还是军官!

  在该部队的19809名士兵和士官之中,只有236人接受过高等教育,1979人接受过中等教育,剩下的89%的士兵都只接受过不完整的义务教育。

  比较喜人的是,这支部队之中确实是没有真正的文盲。但是!其中的大部分指战员在阅读文件的时候,仍然有非常大的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

  在那个时期的苏俄军队照片中,总能看到军官给士兵们读报和其他文件的一个隐性的原因。

  从这个例子之中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再好的政策只要没交给正确的人执行,最后的结果都有可能跟预想中天差地别。

  陈启民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在中央大区的扫盲运动中,陈启民硬性规定只有识字量超过1500字以上的人才能被认定为非文盲。

  坚决杜绝有人对自己放卫星!

  而在高尔察克的部队中,又有大量的中华联邦教官组,这些人同样在俄联邦军队中进行了扫盲工作。

  针对俄联邦士兵文盲标准的界定,陈启民也提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

  考阅读理解!

  所有阅读理解不及格的人,将一律被视为文盲。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