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4章 多解而又无解!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出来给印度各邦看的典范。

  甘地担心的就是这个!

  尼赫鲁这下总算是明白了!

  他不由得在心中大骂陈启民不当人子!

  陈启民的用心实在是太险恶了!

  尼赫鲁连忙回去跟印度总督商量应该怎么办?

  那位伯爵先生没敢有任何懈怠。

  如果是在平时,对于这些印度人的意见,那位尊贵的伯爵先生可能不会有多么的在意。

  但现在情况毕竟不一样了,英国需要印度人的支持。于是他连忙将情况汇报给了国内,由丘吉尔来想办法定夺。

  丘吉尔在收到印度总督的报告之后也有些踌躇。

  对于甘地的判断,丘吉尔是十分赞同的。

  其实在这之前,丘吉尔自己已经隐约有一些感觉到了陈大总统的意图。

  丘吉尔之所以选择默不作声,是因为他到现在都没有衡量出来,究竟怎么做对英国是最有利的?

  如果从防御印度的角度来看,印度人难得这么积极的想要跟英国人共同作战,丘吉尔于情于理都要对他们予以支持。

  可是!

  一个统一的印度是否符合英国的利益?这恐怕就很难说了。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问题对现在的英国来说是最难的问题。

  丘吉尔自己非常明白,即便这一次的世界大战英国打赢了,恐怕英国也很难留得住印度了。

  如果基于这个方面考虑,一个使用无法完成统一的印度,对英国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但是!

  中国的存在又让丘吉尔不得不考虑印度的价值。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打败中国或许还有可能,灭亡中国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

  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的作战目标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争取让中国接受类似一战之后的德国那样的战败协议。

  否则,如果硬要把中国彻底肢解为目标。这场大战很可能会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国都灰飞烟灭。

  如果是这样,那丘吉尔就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

  真到了那个时候,一个统一的印度对于拖延中国的再次崛起可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如果中国已经介入到了印度,一盘散沙的印度自然更能够拖住中国的手脚。

  中国很可能会深陷印度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直至最后被耗干国力。

  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会如此犯难的原因?

  因为这个问题好像无论从哪个方面解都是有好处的,可是偏偏从哪个方面解似乎都不是最优解。

  即便是以丘吉尔的智慧,他也很难在一时半会之间想明白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可是前线的战局不等人啊!

  难道……

  要用抛硬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吗?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