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0章 这是要闹哪样?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拉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不仅如此,印度想要搞事就需要山地部队,而廊尔喀人在英印军时代,就被英国人视为最好的山地部队兵源。

  旁遮普和西孟加拉,一个是大粮仓一个是战略要地。

  而且这两个地方还住着印度仅有的两个武德充沛的民族。

  如果这两个地方没有了,就恰如这个世界的雄性生物少了两个圆圆的东西,战斗力必然大减。

  别的不说,如果印度50%的粮食突然没了,印度还能养得起现在这么多人吗?

  更不用说让人口达到后世那么庞大的地步了。

  而且,如果印度国内少有的愿意努力工作的族群也不在了,他们的军队和企业还能好好发展吗?

  尼赫鲁自然是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是!

  越是让他难受的事儿,陈启民越是要做!

  陈启民派兵攻入了曼尼普尔之后,没有采用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这倒是给了尼赫鲁机会,他上蹿下跳的帮英国人又征召了三百多万士兵入伍。

  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还是比较给力的,英国人不仅给印度留下了一条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铁路网。

  而且还帮印度留下了工业基础,甚至在印度建立了规模不小的大工业。

  尤其在陈启民崛起之后,英国人更是对印度可能会受到威胁早有预感,于是便在印度建立了一套军工体系。

  再加上印度的资源也算是比较丰富,现在的印度倒是勉强能够实现武器自产,即便又扩充了三百多万士兵,印度也有能力武装他们。

  但即便如此,陈启民也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依然对印度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中国准备对印用兵的规模始终维持在一百多万人的水平。

  何解?

  很简单!

  陈启民准备让他们的内部先乱起来!

  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西孟加拉!

  虽然英国人能帮印度建立一套军工体系,但是太高精尖的东西他们还是无能为力。

  毕竟英国人就是再怎么帮忙,也免不了需要征召印度的工人进工厂,毕竟英国在印度的人手不足嘛。

  可是,征召印度人生产大炮已经是极限。生产坦克或许还可以挑战一下。至于飞机......

  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儿。

  所以印度的领空对中国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然后陈启民便开始借着飞机向印度人民送温暖了!

  至于是什么温暖呢?

  那就得数热兵器了啊!听听这个名字——“热兵器”够不够温暖呢?

  本来廊尔喀人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比较安逸的,他们也习惯了被英国人所统治。

  可是看到曼尼普尔共和国的现状,再看看那些时不时会从天而降的热武器,他们的心思活泛了起来。

  虽说这些武器大部分都是轻武器,依然很难同英国人的重武器对抗。

  但是奈何量大管饱啊!

  中国国防军这些年以成百上千万为量级的淘汰了两三波的旧装备。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中国囤积的旧装备数量,比之后世的我兔和毛熊可能差点,但是比国际军火贸易市场的宠儿阿尔巴尼亚绝对差不到哪去。

  这么大的存货反正国防军是看不上了,连民兵部队都开始用新装备来进行训练了。

  送一些存货在西孟加拉邦试试水似乎也不错吧?

  果然!

  陈启民这一试探就出了奇效。

  虽然西孟加拉的廊尔喀人没敢直接就站出来同英国人对抗。

  但是当英国人找到当地百姓准备收缴那些被陈启民空投过来的武器的时候,当地人居然异口同声的说——“我没有,别找我。”

  这样的现状让驻扎在当地的英国人就是菊花一紧!

  他们不由得想问——“你们要干啥?”

  【作者题外话】:文创阁里另一位小伙伴的书id:841850

  《赤色三国》友情支持!

  主角穿越到汉末,在三国搞点红色。活捉孙仲谋,公审司马懿,把封建主义走狗吊在路灯上。在一千年以前,将赤旗插遍世界!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