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三九 罄竹难书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境内,李山的本意就是解救多亚部,根本无心恋战,也不欲与满清军队纠缠。

  进入沙溪上游,便是穿梭在武夷山之中,河谷地形成为主流,而混编了猎兵与线列步兵的分队在山岭之中不断拖延清军的追击,张勇部精锐以骑兵为主,山谷地形挥不出实力,被燧枪打的七零八碎,双方最终脱离接触。

  顺昌一战是飓风计划中合众国军队参与的最大规模的战斗,虽然只阵亡了七十多人,失踪一百二十人,但却是整个飓风计划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实际上,在福建战场上,6军既是最匆忙的也是最闲在的,匆忙在于,6军要不断的行军赶往战场,闲在则是因为很多参与这场战役的6军士兵在几个月的内一枪未,原因就在于,合众国根本不想与清军大战,6军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巅峰时期,6军和琼晋二藩的军队在福建有四万五千多人,但盟军的作用仅限于震慑清军、支援义军和弹压地方,至于趁机收复福建,根本没有出现在飓风计划之中。

  这不仅是统帅部无意收复,更在于这并不现实,其关键还在于义军,顺昌之战已经证明,所谓的义军不是合众国在山东战场上收服的义从军,更不是晋藩、忠贞营那样的百战之士,这群拿惯了锄头的农民根本不适合上战场,在流动作战中,他们可以凭借绝对数量给予清军二线部队强大的震慑,并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力量,但在正面战场,往往一触即溃,至少在顺昌之战后,统帅部已经严令6军各部不许与义军连营参加正面战斗。

  而义军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其数量实在过多,最巅峰的时候,合众国统计下的福建就有三十四万义军,合众国从未给这群义军饷,顶多把府库中那些用不着的缴获武器无偿赠送给他们,义军的存在是因为他们能在盟军的掩护下不断打下一块又一块的地盘,通过抢劫的方式获得米粮财货来支持义军的存在,如果不是他们的作战对象是满清,用流贼来称呼这些所谓义军更为合适,实际上,合众国也不起三十多万人的饷,举国之力养不起,重心在云贵的情况下更养不起,等到义军无处可抢无处可掠,而又攻打不下坚城的时候,崩溃和逃散就是最终的结局。

  实际上,收复福建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明末的福建约有七百多万人口,迁界禁海影响了其中近三百万人的生计,而这些人又通过组织义军,‘扫荡’周边的形势把更多的福建百姓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之中,福建的秩序已经完全丧失,纵然收复福建也是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合众国可没有资源给福建这数百万张嘴供给半年的吃食。

  等到来自周边省份的援军6续抵达福建的时候,福建的战事就趋于完结了,6军进行了最后一战,用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