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_三国之我是袁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佑,愿我华夏永世昌盛,鼎定华夏,华夏鼎,定!”

  仿佛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什么,袁术走上前,郑重的伸出双手扶在华夏鼎之上,将身上的气运不断灌注到华夏鼎之上。

  原本便不断颤动的华夏鼎在大楚气运的催化之下,瞬间便完成了蜕变。鼎口喷涌而出的金光再度暴涨,光芒愈盛,直令人不敢直视。冲天的光芒达到某个高度,化作一层巨大的金色护罩向着四方散去,将整个华夏笼罩。

  与此同时,华夏鼎的四足之上,一股巨大的震颤之力分别涌向四方。大楚疆域之上的所有人只觉得地面一颤,心中隐隐感到脚下的土地似乎发生了变化。

  不同于隐隐有所感觉的众人,作为主角的袁术清晰察觉到,这片天地,不一样了。

  鼎定华夏,天灾地孽随之消解。

  自汉恒灵二帝之时起接连不断的地震海啸、旱涝灾害,至今终于结束了。

  今后的华夏,不再多灾多难。华夏鼎护佑之下,大灾化为小灾,小灾化于无形。

  位于袁术身后的贾诩,看着那道坚毅的背影,心中不住轻叹。

  值得吗?

  华夏鼎的铸就虽是他安排的,但一开始也不过是为了召唤九州鼎,激扬国运。而袁术之后的操作却是超出了他的掌控。

  以大楚之国运催化,固然促使华夏鼎完成了蜕变,真正成为了国之重器,足以游刃有余的镇压如今大楚的庞大疆域,但却也使得大楚国运消散近半。

  汉无九鼎,是因汉之疆域承接自秦不断扩大,九州鼎根本无力镇压,如秦皇一般强立九州继续以九鼎镇之,反会遭到反噬,故而九鼎自匿。

  但是若欲碎九鼎重立华夏,所耗费的气运怕是会令汉室有倾覆之危,刘氏无敢行此之举者。

  如今袁术破碎九鼎、重立华夏,于汉人而言确是幸事,但于大楚而言却损伤国本。若非大楚如今气运正盛,只怕很快便会烽烟四起。不过即使这样,也是元气大损。

  在场众人,能感受到气运变化的并非只有贾诩一个,郭嘉、田丰、张任等人心中皆是震动不已。

  袁术的信念和魄力直令他们为之折服。

  “看来接下来要认真些了。”一向不着调的郭嘉难得的认真了起来。

  袁术割舍了半数国运,他们这些臣子自然要帮着补上这块漏洞。郭嘉此时心里已经在算计该从哪方把这份气运补回来了。

  此时木已成舟,一向刚直的田丰心中也是无奈。陛下的任性他早已习惯,不过好在这些年大楚繁盛,吞并战胜大大小小诸国无数,国运之昌盛远超汉朝鼎盛之时。虽然这次折损近半,但剩下的国运也足以镇压国内。

  大楚国运的剧变,自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远在西域的孙策、袁绍、曹操和刘备第一时间便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心思各异。

  袁曹刘三人心中禁不住皆是一叹。

  败的不冤,袁术的这份气魄纵是他们也不得不服。换做他们绝不会在这等风光之时自断臂膀,单以仁德和心胸而言,他们比之袁术差之远矣。

  袁术所镇的华夏,不仅仅是大楚境内,就连他们也被包含其中,深受其益。最简单粗暴的效果便是,之后他们境内更加风调雨顺,粮食、牛羊产量起码提升两成。

  而不同于他们,贵霜、安息和北匈奴的国王首领则是长舒了口气,心中讥笑不已。

  虽然不甚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袁术自断臂膀折损国运,对于位处大楚周边的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