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县城的门头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不去王大官人家中作法了?”

  玄诚子气恼的伸手一拂尘打在叶安的头上:“什么作法?!乃是斋醮科仪!”

  “哦!斋醮科仪,斋醮科仪!”

  “今日已经过了吉时,如何去得?为师自不会诓骗善家。先带你去白云寺挂单,免得今夜在城外土地庙落脚了。”

  叶安瞪大眼睛的望着老道:“师傅,道士能在和尚庙里挂单吗?!”

  老道白了叶安一眼:“都是修道之人,挂单有何不可?寻常人入得了佛门借宿,我等有何不可?”

  叶安挠了挠头还真是这个道理,要说起来佛门也是讲究缘法的,若是单单因为信仰的不同便排斥道士去挂单,未免显得小家子气了些。

  阳城县县城不大,周长不过千余步,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小城,城中百姓也不过千余人,房舍不多,虽然如此,但说热闹也热闹,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前来交易。

  城门不大,也就是夯土结构的是城墙上开了小小的一个门,但即便如此它的防御性能也比没有好的太多。

  城中居住的人不多,农耕民族的特性在土地中就能得到大部分的生活所需,所以并没有必要在城中居住。

  县城中住的大多是一些富豪商贾,以及在衙门中当差的人,还有一些服务业者和买卖家。

  县城之中的常住人口并不是很多,但往来的人却不少,即便是天色渐晚县城的城门口还是有人来来往往。

  挑着扁担的小贩还在进进出出,自从宋朝取消宵禁之后大宋的夜生活就十分丰富,百姓不断的穿梭于县城最热闹的地方。

  当然对于阳城县这种小县城来说夜市也不会进行到很晚。

  有一点和叶安想的不太一样,城门口还是有隶属衙门的公差在这里检查,宋朝是不需要路引之类的东西,但却还需要另一个重要文件,告身。

  门头是公差的称谓,凡是能当上门头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一双“招子”精细的很,熟脸轻松入城,但若是生脸免不得要询问一二,而且门头察言观色的本事可是看家本领。

  像叶安这般的生脸就需要交代自己出身,家住何处,是何宗族,乡绅的名字,以什么为生等等。

  这些都是盘问的技巧,门头能从回答中获得信息,并且判断有没有逻辑错误。

  别小看这些门头,都是当差多年的老吏,若是打算糊弄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会被识破!

  但叶安却没有这些麻烦,当走近城门,门头瞧见老道和叶安身上的紫服罗裳之后神色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双手相叠躬身向玄诚子施礼,施礼后又叉手在胸,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同一个六。

  “朱老神仙清修出府了?这是谁家有大福气能请您出山?这位是?”

  叶安稍稍惊讶,没想到这门头居然有点干货,一眼就看出老道此行的目的,但说破不点破。

  老道没有回礼,而是似笑非笑的说道:“老刘头,你这厮还在道爷面前卖弄你的手段?瞧不见我徒儿身上的紫服罗裳?非内传弟子何以继承衣钵?!”

  刘门头立刻露出惊讶又谄媚的笑容:“老神仙,怎生突然收了徒弟?还是内传衣钵的弟子,这要传出去,那些青年才俊可不是急红了眼?”

  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安说,但显然是在捧叶安比那些青年才俊要厉害,没想到刚下山就遇到如此这就是精于事故的人,叶安心中微微惊讶,古人“彩虹屁”的功力亦不可小觑啊!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