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天阁议政(上)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走个过场。

  姜承枭在外征战,数月未归,政务积累的太多,是故处理起来也极为的繁琐。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要务,倒是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众人抵达紫微堂,杜如明和虞庆则纷纷见礼。

  姜承枭多瞅了一眼杜如明,故意在他身边冷哼了一声,而后负手进去。

  杜如明低着头苦笑,王上应该是知道他和八公主的事情了。

  待姜承枭落座,南霁云手持长剑,立于其身后。虞庆则和杜如明分立左右,堂下是六部尚书。

  众人落座之后,王鸿理了理衣袖,等待着门下侍郎向王上禀明议题。

  结果等了半天杜如明低着头没说话,这让王鸿颇为差异。这位杜大人可从来没犯过这种小错误。

  裴矩皱了皱眉,正欲开口斥责,另一边虞庆则连忙咳嗽两声,拿起一本奏折,言道:“第一项议题,各郡长史上奏官田分化......”

  姜承枭瞥了一眼恍然回神的杜如明,旋即不动神色的收回目光。

  有些事情虽然大,但其实六部尚书早已经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只等着昭王点头就行。

  不过姜承枭也没有一味的点头,认认真真的思索每一项方案的利弊,然后提出问题,修改之后再同意。

  时间过的很快,许是习惯了跪坐,姜承枭现在一连跪坐几个时辰也没什么大问题。

  案几右边未处理的奏折刚一见底,虞庆则立马又抱着一摞过来放下。

  郑善愿等人亦然忙着处理奏折,每次的决断都要寻问昭王意见。

  是故,紫微堂内要么是奏折翻动的声音,要么是禀明政务的声音,或者是昭王下命令的声音。

  不多时,郑善愿放下奏折,拱手道:“王上,此番河北赈灾,并州的三座官仓调动了四十多万石粮食,目前仅仅阻止了河北灾情的蔓延,若是想要恢复民生,还需要更多的粮食。”

  “嗯。”姜承枭颔首,“郑大人辛苦了,不过剩下的粮食朝廷不用再拿了。”

  王鸿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解。

  姜承枭遂解释道:“博陵崔氏拿出五万石粮食、清河崔氏四万石粮食、清河张氏、渤海高氏等亦慷慨解囊,在各地赈灾,诸位大人无忧。”

  裴矩瞳孔猛的一缩,这事儿可不太妙啊。

  郑善愿与王鸿三人心有灵犀的互相看了一眼,旋即又低头沉默不语。

  便在此时,一直没说话的工部尚书李春忽然走出来,朝着姜承枭躬身道:“王上,博陵崔氏等此番慷慨解囊,实为大义也。”

  “不错,确实如此。”姜承枭停下朱笔,轻轻一笑,“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孤应该如何赏赐他们呢?”

  王鸿起身,拱手道:“臣以为,可纳博陵崔氏杰出子弟入朝为官。”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裴矩他们都清楚博陵崔氏捐粮食的本质就是投效北晋,征辟崔氏子弟为官也属正常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