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三章 侦查_后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法租界巡捕房,野崎,你再去一趟,代表宪兵队向巡捕房抗议,要求他们迅速破案。”川崎弘放下电话后,缓缓地说。

  向川崎弘汇报后,路承周才给刘立峰打了电话。

  既然死的是日本特务,又是死在法租界,与警务处自然没什么关系。

  “承周,看来你把川崎弘,看得比警务处还重啊。”徐树基看到路承周,竟然打给川崎弘打了电话,调侃着说。

  “这年头,必须重视日本人才行。”路承周意味深长地说。

  除了向川崎弘和刘立峰汇报,路承周还得向军统总部汇报。

  海沽站一直被日本特务机关压着打,此次主动出击,并且取得完胜,自然要大肆吹嘘一番。

  除了可以表扬自己的功绩外,争取总部的表扬外,还可以得到奖励。

  军统对行动成功的奖励是很重的,除掉高桥丰一和杨玉珊,奖金至少要以千计,搞不好,还能混枚勋章啥的。

  同时,这次的行动,也能给树德小学训练班的学员,树立一个榜样。

  但是,回去给总部发报前,路承周特意去了趟马大夫医院。

  杨玉珊和高桥丰一出事后,看望胡然蔚自然就成了泡影,路承周除了探望胡然蔚外,也是想借机,仔细侦查一下马大夫医院的地形。

  马大夫医院有两栋很高的大楼,从走进去的第一步,路承周就特意放慢了脚步。

  这家医院刚成立了,基本上都是西洋医生,但现在,里面已经有不少中国医务人员了。

  因为在1881年,马根济,也就是马大夫,向当时的清朝,提出开办西医学堂的建议,培养中国本土医学人才,为海陆军及社会提供合格的医生。

  由马根济大夫主持的北洋医学馆(英文名称为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在施病养病院内成立,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西医教育机构。

  马根济和英美驻海沽军医,共同担任医学馆教学工作,主要课程包括生理学、解剖学、药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等。

  教学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把当时社会流行且中医较难医治的疾病作为临床教学的重点。

  1885年,首批学生毕业。

  几年后,年富力强的马根济大夫英年早逝。

  他参与创办,并主持近代中国第一所规模完整的西医院,和中国最早的官办西医学校,为西医在华传播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也正因为如此,这家医院最终才改名为:马根济大夫纪念医院。

  路承周觉得,马根济的名字,之所以能被命名为医院的名字,最重要的是,他创办的那家学校,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医务人员。

  路承周之所以创办树德小学训练班,并且亲任班主任,同时尽量抽时间,去给他们亲自讲话,做时事分析报告,讲最新局势发展,也是想为以后的海沽站,打上自己的烙印。

  路承周几乎把整个医院转了一圈,才去了住院部。

  这一圈下来,路承周基本上记住了医院的结构。

  ps:昨晚太累了,这一章是早上刚码的,很新鲜,求票。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