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二 缠脚是病,得治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梦龙真心不打算继续往北方发展,洛阳已经是他的底线了。

  就他所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北方的天灾一年比一年严重,水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一年比一年冷,农作物大量减产是必然的,这种恶劣的气候一直持续到清初————清朝初期的天灾同样极为频繁。再者,中原是四战之地,频繁的天灾加上繁重的赋税导致中原地区流民蜂起,一粒火星就会燃起燎原烽火,将一切秩序化为灰烬,张献忠c李自成转战西北的时候让官兵撵得满世界的跑,进入中原之后反过来撵得官兵满世界的跑,李自成被打得最惨的时候只剩下十几名亲信,然而,当官兵放松了对他的围剿之后,他带着这十几名亲信下山,短短一年又拉起了几十万大军,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继续往中原发展,天时地利人和俱无,到头来只会弄得自己焦头烂额。

  杨梦龙理想的发展方向是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即汉水与长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平均海拔只有区区二十七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这片平原面积足有四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河流湖泊密布,水力资源极为充沛,对于发展工业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宜昌一带还有丰富的磷矿,可以从那里得到非常充足的肥料,同时还有长江直通大海,生产出来的货物可以通过长江源源不断的运往纸醉金迷的江南,这比陆地运输要高效快捷得多。南阳的盐和铁,湖北的粮食和磷矿,还有水力,发展工业c农业所需的一切这里都齐备了,而且江汉平原比起中原来也容易防守得多,只要小心一点,别让张献忠c左良玉之流窜进来就万事大吉。最为重要的是,即便最后满清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那样入主中原,他也可以以江汉平原为基地,以南阳为桥头堡北伐————这是最为有利的战略态势,退可以在襄樊死死顶住清军的进攻,进可以经南阳c颖川兵出河洛,直指中原,自两晋之后,退守南方的汉族政权都是沿着这条路线北伐的,而且每一次都显示出极为强劲的反攻势头,反倒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想沿着这条路线南征却难过登天,襄樊会像一道鬼门关似的死死地挡在他们面前。强横如元朝,调集了来自大半个欧亚大陆的精兵强将,还有无数诸如回回炮c喷油车之类的重型装备,也苦战了五十多年才算是拿下了这道防线,灭掉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放着如此有利的态势不用,一门心思往中原发展,那才是脑子被门夹了!

  方逸之哪里知道这个二货这些花花心思,听到杨梦龙对洛阳兴趣不大,他反倒暗暗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的告辞了。朱聿键明显还有话要说,但是看到杨梦龙一个劲的打呵欠,一副快要睡着了的样子,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