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争夺这个御史之位的三方,本王也算是有所了解,现在告诉告诉你也无妨,你若是能帮本王参详一二,本王倒是可以考虑继续帮你成事,将来……本王许你一个总督之位,如何?”陈弘立吃着鸭子,语气却无比认真。

  “王爷这话,在下就当是提前给在下的投名状了,为了这个投名状,我必然是要闯一闯的,只是不知道这三方势力究竟都是些什么人?”贾蓉也很正经地看着陈弘立,那意思很明显了,你给我情报,我给你分析。

  “这第一嘛,自然就是被林如海得罪得最恨的盐商了,尤其是私商阶层,官商林如海倒是打点得很好,可是私商几乎人人都想要他的命,只因为林如海接着官商和大盐商的名头来对付那些私商,其中一多半都是晋商和西商……”

  “原来如此。”贾蓉心下了然。

  来自西北的山西、陕西商人(时人谓之“西商”)聚居于扬州最繁盛的下关一带,他们以贩盐致富,雄霸一方。

  自明中叶以后,徽商就开始大举涌至扬州经营盐业,至清朝初年,力压西商,形成垄断。

  明中叶至清初约200年间,山陕盐商联手在扬州对抗徽帮,结果是“徽进、陕退、晋转”。

  徽商凭借与官方的良好关系,逐步蚕食陕商的固有优势,最终把后者挤出扬州。

  陕西盐商无奈退出扬州盐业市场而转战四川,陕商以“借地入股”方式介入川中井盐生产,一举成为左右自贡盐场的大型盐商资本集团,促成闻名后世的自贡盐业。

  同样失意于扬州的山西商人,几乎就此完全退出了盐业……现在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如果能推举一个晋商上位做这个巡盐御史,那么两淮盐政的盐引可能一大半都要进山西人的口袋了。

  “这一方,破解起来倒是不难,只需如此如此……”贾蓉开始侃侃而谈,而且问题的出发点都找得比较好,陈弘立很满意贾蓉的表现。

  “这第二路嘛,就是本王那十三弟了,南离本是南安王的封地,只因南安王的二房绝了宗嗣,才把我这庶出的十三弟给过继了过去,并设立了这个南离王的职位……说实话,看到他给你通信,本王还是很惊讶的,他以前那么老实一个小子,如今都会拉拢人心了。”

  “哈哈……王爷就不要打趣我了,既然如此,在下便来为王爷解析一二。”

  说实话,陈弘燊这么热心倒不是因为他真的想要这个巡盐御史的位置,而是他觉得这样可以引起天正帝的注意,好借此立功,进入权利中心,更好地为自己造势,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进而问鼎大宝,不在话下,算盘打得很好,却没想过贾蓉之所以跟他通信,也是陈弘立背后指使的结果。

  而巡盐御史这个职位最开始含金量没有现在这么高,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