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章:武举人兼监察御史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短的几天功夫,朝廷的任命就下来了,除了考取武举人的事情定下来了以外,还有封官的赏赐。

  如今贾蓉身有功名,又有官位,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受宠”的表现了。

  然而,这个武举通过背后的艰辛,只有贾蓉自己知道。

  武举发展自武周始,至清朝时,衡量标准一变再变,先后改为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

  贾蓉马射成绩为一回六支全中,超额完成。

  步射九矢中五为合格,贾蓉同样射中了八支箭,可以说是相当优异的成绩了。

  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

  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上述实践均合格者才能继续考笔试……

  贾蓉的各项实践成绩都很好,因此有了“小武廉”的称号,算得上是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了,而且还打破了大青开国以来最为年轻的武举人记录,目前,最早夺得武举人功名的是在十八岁。

  贾蓉则把这个上限提高到了十五岁,以不满十六岁的年龄夺得此等殊荣,这对于武人们而言,无疑算是个很惊人的消息了。

  恐怕,有些人会寝食难安了,尤其是天熙九家出身的人,上次就跟贾蓉有过节,昔日的主家又有年轻武人出现,他们岂能罢休?岂能再由主家重新驾临到他们身上来?

  因此,朝中又热闹起来了,不过这些都跟贾蓉没有关系,贾蓉此刻正在家里试着拉开六石(约合六十斤力度)的硬弓,虽然失败了好几回,不过对于力道的掌控比较纯熟的他,最终还是驾驭了它,移动步射满月,连发六箭,全中。

  不过,这时候的他,却在为另一件事情发愁。

  天正帝任命自己做监察御史了。

  所谓监察御史,就是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的官员。

  最早出现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到了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也设有此职。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然品级仅正八品下,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开元初才取消限制。但因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员额,唐为十五人。

  宋减为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级为从七品。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官,所属监察御史分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