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总攻厦门,开始!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有些差池,没有想到主公不问水陆二军之事,先行询问粮台之事。

  那煤炒是明代流行的野战口粮,用白面和少量香油芝麻为薄饼,断为棋子块样炒熟,类似以炒面、干饼或者馕之类的面食。不过在南粤军这里,因为粮食品种的问题,小麦较为稀缺,只得以玉米面掺杂着白面混合着鸡鸭肉末进行加工,不过,从口感到营养却是内地的煤炒不能比拟的。

  “按照战马每匹每日供应干草十四斤、炒豆二升,鸡蛋一个,小米一升半,盐一两的标准,驮马、挽马、驴骡等每匹每日供应干草十一斤,炒豆二升,小米二升盐一两的标准,筹备了可供福建、广东交界各部作战马匹支用一月的马料。”

  “另有二千辆辎重车用于往来供应各部所需粮草、弹药之缺口。征集、招募了一万民夫,用于往返各处战场搬运弹药粮草,抬运伤员。”

  “已经抵达前线的水陆各军将士,每人都发放了急救包,除了纱布、绷带、烧酒、白药等物外,我们还加发了大蒜头,供伤员自行对伤口进行简易消毒之用。”

  “担架、卫生车预备了多少?棺材呢?”

  守汉口中冒出的这个词很生冷很晦气,但是没有这个东西,打完仗之后更加影响士气。

  “我们预备了两千口棺材,三十万尺裹尸布。”粮台官口中同样冷冰冰吐出了这样的数字。

  “制造了竹制担架三千副,上面说的一万民夫当中便抽调了四千人用于抬担架,运送伤员。从南中调集了五百辆卫生车,一千四百名卫生兵和郎中,除了一千人准备在各处祠堂、庙宇等处开设医院外,其余四百人准备随时加强到作战各部当中,这样算下来,我军每百人当中便可以摊到一名郎中或者卫生兵。”

  那卫生车是参照辎重车和炊事车的形制建造而成,只不过车底加了更多的弹簧,行走起来四匹挽马或者骡子牵引着,更加平稳,对于伤兵来说舒服了不少。

  “担架是什么形制?”

  “回主公的话,都是竹床式硬担架,下有支架,行走累了可以放在地面上稍事休息整理。”

  听完了粮台官的回禀,守汉满意的点点头,财政上的丰富,加上多年来不遗余力的投入,让南粤军建立起来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后勤供应体系和医疗卫生制度,而且这套医疗卫生制度为南粤军在山林之中开拓起到了定海神针、开路先锋的作用。在与无数土著村寨打交道的最初,往往最先进去的是货郎和郎中。这二郎都是任何正常部族需要的,没有人会对把自己需要的东西送到家门口的货郎拒之门外,(当然。可能谋财害命。)至于说郎中,对于医疗卫生条件水平极为低下的各处土人来说就更加需要,被尊奉为可以与天神沟通的人物。就算是有猎头传统的部族,也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