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整编计划_海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太平军的大营内,到处都是医护兵闲聊救助的身影。

  陈玉成在一旁听了一会后悄然的离开了,真的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差距在哪里?自己为什么会打败仗?自己的队伍伤亡超过三成依然还能给继续战斗,这在陈玉成看来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了,如此旺盛的战斗意志,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伤亡之后,却最终失败?

  从他这个统帅到普通的兵士都失去了战斗的意志,这是让他最难以接受的地方。

  1861年9月15日,李安民正式通知陈玉成所部解除所有武装,十六岁以下,四十岁以上,不符合中华帝国兵役法的士兵将被暂时收容,编入生产建设兵团服役,如愿意返乡的,则按太平军内职务参照中华帝**贴标准最高上尉的补贴办法发给二个月的津贴,并给予二块帝国银元俗称的双枪洋路费。

  符合标准的则就地进行整编训练后以旅为单位前往两广行省的十一个新兵训练基地,与新兵混编后进行为期十个月的政治、战术特殊教导训练,彻底的消化这批潜在的威胁,无论放下武器的名称是投诚也好,起义也罢,终归不过是个名词而已,林海疆不可能无条件的信任这批放下武器的兵员。

  从严格意义上将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是极端可耻的,后世美国陆军在作战中的六大条件都成为了经典笑料,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强力侦缉特种部队与三角洲、游骑兵、中央陆军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对官兵的教导就是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他们同样把被俘看做是一种耻辱,但是在被俘上面美国人区分的非常之细,是否主动放下武器?是否未坚持抵抗等等。

  林海疆在中华帝国建军之初给部队灌输的就是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亦要做最后攻击虽然这个要求有点类似于口号性质,下面的部队能否做到,林海疆也不敢完全确信,林海疆最初的目的是用来激励振奋军心士气,军人这个职业就当热血澎湃对于同死神起舞的军人来说,没人比他们更加清楚和平的宝贵。

  对于留下来给中华帝国服务的太平军俘虏,林海疆的做法是遣散了太平军的各级军官指挥,尤其是相当于政治委员的点检,只留士兵,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太平军放下武器的士兵林海疆也是打算分散之后反复掺沙子,日后的仗还少打不了,这些被掺了沙子的部队自然是第一个顶上去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非常清楚,林海疆通过李安民下达的命令都是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的,好兵几乎一个都没放过,陆伟的宪兵干的就是配合征兵的活,是不是刺头宪兵一过眼就清楚,最后基本就是人家不要的你也留不下,想要的你也走不了

  但是表面上林海疆却做得非常的漂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