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目标山海关_海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斯人不知道的是中华帝国已经秘密的协助幕府占领清洗了整个的北海道,并在北海道建立起了三个补给点,并且开始着手选址建设军港,补给对中华帝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俄罗斯人的情报依然停留在五年前的摸样,而且它们总习惯用大俄罗斯帝国的眼光去看待一些国际事务,缺乏变通适应的能力,所以在总体战略布局之上俄国人就已经大大的落后了中华帝国。

  由于俄罗斯人的军队开赴了山海关,所以预计中的总攻击被推迟了二十天,林海疆要等待帝国重型炮兵第一师与第二师的到来,林海疆综合俄国人在远东的整体实力之后,他断定俄军增援的那三个所谓的炮兵师一定装配得都是七十五毫米的轻型火炮,因为俄国人在远东铁路尚未贯通之前,俄国人是没有如此大的运力来完成如此数量的部队的战略机动的。

  所以冬天对于俄国人的影响远远要大于对林海疆的影响,而且以林海疆的计算,此次俄军入境屯兵黑龙江的所谓三十万大军已经是俄罗斯帝国最后孤注一掷的血本了,真正的精锐是被歼灭在江浙的二十万俄军,而这东拼西凑起来的三十万俄军中到底有多少是精锐之师?到底有多少是能战之辈,这就很难说了,对于俄国人的孤注一掷林海疆感觉到非常可笑。

  因为俄国人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在远东这五十万大军的前后动员与集结应该是将俄罗斯人在远东的青壮年一扫而光了俄国人在这其中危吓恐吓的意味远远要大于他们意图决战的可能性,而且在历史上看,俄军的统帅契科夫元帅本身就是一个让尼古拉一世感到很不放心的人,尼古拉一世派他前往远东组织这场所谓辉煌的战役,恐怕更希望是借中华帝国的手收拾掉他这个心腹大患。

  可以说俄国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安排,从战略上他们是希望以武力威慑从而赢得这场战争,而实际上俄国人却还要在其中寻找一个借口收拾掉自己一方的统帅面对一场已经绝对无希望避免,已经深深的牵扯入内的战争,俄国人似乎还没做好准备,而契科夫元帅在历史上也并无太大的作为,他一直被尼古拉一世沙皇留在莫斯科,多半处于一个高级战略分析参谋的角色。

  由于历史的变动,契科夫元帅也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兵权,虽然他也十分清楚这是尼古拉一世给他的一个圈套,但是面对这个圈套已经遥远的远东,契科夫最终还是动了心

  1864年1月10日,林海疆视察了位于抚宁地区的前敌总指挥部,可以说随着中华帝国的不断胜利,前敌指挥部也一次次的前移,林海疆这个总指挥也开始退居二线,张正作为此次战役的前敌总指挥,自然十分上心尽力,张正非常清楚,楚了高奇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