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拜访苏丹_海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碧海蓝天之下,两道黑灰色的烟柱先出现在海平面上,慢慢的泰山号和华山号的主帆侧桅杆鼓着满帆也出现在了海面上。

  天空中飞舞的鸥鸟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已经接近海岸线了,林海疆有些郁闷的放下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这个时代的望远镜的性能实在无法满足林海疆的需求,林海疆十分清楚,在精密仪器工业尚未达到一定精度之前,高倍数望远镜和炮瞄仪只能是一种奢望。

  林海疆的队伍中的华人比例依然扩大了很多,一个名叫唐举的小伙子进入了他的视线之内,南洋大家族的嫡系子弟,而且游走过英法普等欧洲国家,其战略观点可谓十分犀利,尤其是一双敏锐的眼睛似乎能够洞察一切!这样的人才是林海疆现阶段最为缺乏的!于是唐举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林海疆的幕僚。

  既然是同南洋各方势力合作,林海疆也必须拿出一个合作的诚意来,否则紧紧靠着四艘战舰又能有多大作为?

  在巴达维亚城林海疆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一个将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总督阁下,双方可谓算是一拍即合,合作财互利互惠,之前的一切误会也似乎变得烟消云散。

  马克林.博托伯爵甚至允许华人在印尼自己筑城、招募巡警协助荷兰军队维护治安,并且还同意华人可以开办自己的学校等一系列条件,不过这一切都要纳入殖民政府的管辖之内。

  华人在南洋拥有很大的势力,这些势力也大多都是家族联姻的形势不断进行的联纵,外来势力即便十分强势,也很难在短时间融入这个特有的体制之内,比如赠刀给林海疆的孙姓老叟,就是孙氏家族的族长,据说其宗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后裔。

  而之前对林海疆很是忿忿不平的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姐妹则是孙氏的掌上明珠,对于如何有效的利用南洋华人的人脉和财富的问题上,林海疆表现得犹如谦谦君子一般,他非常客气的拒绝了南洋方面开出的有利条件。

  因为林海疆明白欲则不达的道理,在水到渠成之前必要的表面工夫还是得做,拉赞助远不如逐步收拢人心来得稳妥实际。

  这些南洋华人多的都已经在海外漂泊了几代人,他们已经成为了一群职业化的商人,林海疆不认为就凭着一番热血激昂的言语,就能让人家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战场,让人近乎倾家荡产的支持你?

  林海疆非常清楚一点,现代人的逻辑智慧都是来自古人,即便是在资讯落后封闭的时代,人作为智慧生命都会有其特有的思维逻辑,说简单点就是前人不是白痴和傻瓜,忽悠别人之前就要有自己被人忽悠的觉悟。

  总而言之,林海疆给南洋华人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一个古道热肠的青年人!

  不过林海疆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