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码头有一条通往京师大学堂的水泥路,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人先去了这座学堂,坐上一辆马车,东宫护卫们骑上辽东大马。

  只用了一炷香时间就来到了西山,矗立着青色山峰的西山附近,一片树林的前方,也有一座混凝土修筑的庄子。

  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座学堂。

  早在去年成了左春坊大学士,朱舜就让基建署修筑了这座混凝土军校,坐南朝北,面临永定河,清幽宁静。

  朱舜带着太子朱慈烺走进这处军校,走进大门便看见了一座喷泉,喷泉中间有两尊铜像。

  左边是民间武圣关羽,右边是朝堂武圣孙武。

  中间还预留了一尊铜像的位置,朱舜指着那个位置说道:“稍后太子去询问皇上,是否要在这里放置一尊皇上的铜像,以供将官们的瞻仰。”

  放置崇祯的铜像有两层深意,一是让崇祯彻底放心这处军校的军心,将官们每天都要对他的铜像行礼了,当然是崇祯的天子门生了。

  二来,这处军校就不是京师大学堂那般的私办学堂了,即便是没有朝廷的公文诏书,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也不会低了。

  太子朱慈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郑重道:“学生明白。”

  喷泉的后方是一排青砖水泥建筑,没有官僚乡绅家里那么多的纹饰,只是简简单单的二层楼阁。

  这里是军校的公廨,一共设立政事、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是朱舜仿照近代培养了很多元帅大将的那座广州军校,设立的基本机构。

  反正有正确合理的范本,就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的改善了。

  再往后就是学员的学堂和住所,以及食舍、展览室等学员所用的建筑。

  朱舜带着太子朱慈烺走进了悬挂副山长牌子的独栋小楼,里面摆放的东西很简单。

  一排书架,一张处理公文的雕螭大案,便没了其他任何瓷瓶字画。

  不过这里有一面很大的琉璃大窗,朱舜站在窗前打开窗户,视野极其开阔。

  能够清晰的看到后方的学堂和校场,观察学员们平时的情况。

  太子朱慈烺对于这里简单的摆设很是满意,一股军旅做派扑面而来,给他的感觉就像是进了主帅大帐一般。

  跟着朱舜一起站在琉璃大窗前,看到远处平坦校场和一间间学堂,更为满意了。

  想到自己将要亲自培养一名名效忠大明的将官,心情就难以遏制的激动起来,迫不及待的问道:“先生,咱们何时开始招募生员。”

  朱舜知道太子朱慈烺很心急,他也对于军校的招生充满了期待:“招募学员的事情先不着急,咱们要先把讲师的问题给解决了。”

  “另外今天还要把军校的牌匾挂上去。”

  朱舜带着太子朱慈烺走回了大门口,命人搬来了一块牌匾,不是官僚乡绅们使用的烫金牌匾,而是一面白底黑色牌匾。

  几名东宫护卫搬来了梯子,很快就把牌匾挂在了大门的正中间。

  上书。

  大明陆军讲武堂。

  灯笔

  请收藏:https://m.biquge4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